榜样!身边的他们,获评国家级奖学金!

珠海特区教育
+订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近日,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公示,珠海多位学子上榜!他们,热爱祖国、品行优良、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快来跟教育君一起看看有你认识的同学吗?

马启涵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连续三学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曾获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参与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攀登计划),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初心不曾改,俯身勤耕耘。马启涵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名科学研究学者,积极投身全球气候治理活动。为此,他积极参加天气预报分析、模联、数学建模等多项学科或跨学科竞赛以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打好团队协作、数据分析、专业知识应用等能力基础;多次参与研究性学习和大创活动,努力提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不应急于求成,而需脚踏实地。”马启涵带着这样的领悟,不断朝着梦想前进。

马启涵(右一)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大学的课余时光,马启涵努力践行着“志愿同行、爱心同驻”的精神,加入了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举办和参加了多项校内外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达100小时以上。最让他难忘的是参加珠海市孤独症儿童运动会活动的经历,他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中有许多需要关爱的对象,自己的一份爱心,或许便能带来美好与温暖。

马启涵参与2022级学院新生迎新志愿活动。

佘政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乐育书院2020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团中央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2023年度“珠海好青年”、第十九届京师校友金声奖学金、京师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在专业学习上,佘政安勤学进取、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教学比赛,个人参赛获第三届“中译国青杯”优秀奖等英语赛事奖项;同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校级及以上课题和科研项目。

作为一名师范生,佘政安始终秉承师范报国之志,曾前往贵州省贵定县、惠水县、黄平县、从江县支教,所在队伍曾获评2021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灯塔”重点团队;他连续两年参与“善行100”活动,前往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为当地学生教授音乐课程,获得好评并作为优秀案例被宣传。

课余时间,佘政安多元发展:担任学校合唱团声部长,曾获2022世界合唱节银奖、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二等奖等音乐奖项;热心公益,累计志愿服务超600小时,参与团中央发起的“童心港湾”公益活动,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井冈山精神”宣讲团队等,充分展现青年风采。

李端瑞 珠海科技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1年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铜奖等。

李端瑞大一便对未来四年有清晰规划,始终将学习放在首位,连续三年获学年一等奖学金,专业排名保持在前十。他还在科研比赛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

大学四年,李端瑞学业实践双肩挑。为了弥补市面上驼背矫正器存在的不足,身为队长的他带领队员开展了“脊椎按摩马甲”项目,通过一次次头脑风暴和实践,打造出一款人性化、智能化的按摩马甲,最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李端瑞还通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提升自我、回馈社会。在“守护祖国花朵,全民助力战疫”志愿服务活动中,针对小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他开展一对一云志愿服务帮教活动,为一名六年级学生讲解知识点和难题,并结合其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林东阳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2020级学生。入校以来共获得各类奖项6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0项、市级及以下42项;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全国“最美职校生”称号、被广东学联授予广东省“优秀学生骨干”称号、被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授予珠海市“勤学上进好青年”称号。

迈入大学,林东阳积极学习软件开发技术,打牢专业技术基础,积极探索将IT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引入实战项目,综合成绩位居专业第一。

经过两年多来的模型训练、数据沉淀,林东阳带领团队突破动作视频识别技术等难关,把姿态识别创新性应用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与乐器之王“钢琴”上,进一步丰富“AI+”应用实践。

林东阳出生于揭阳茶农世家,他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组建大学生助农实践队,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农产品销售。团队深入中国炒茶之乡,创建《坪上茶香——引领新茶文化,赋能茶香振兴》项目,形成短视频、IP潮茶设计、直播推流“三位一体”助农营销方案,积极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坪上茶香香飘大湾区,目前已入驻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受邀参加“众创杯”乡村振兴优秀成果展,得到中国新闻报、广东卫视等媒体报道。

杨峰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2021级学生。曾获得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器人竞技赛一等奖、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器人竞技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2余项。

幼时的生活教会来自农村的杨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回报家乡。大学期间,他每天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里勤奋学习,凭借着努力获得了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杨峰从小就热爱机械维修,大一时他就参加了“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担任竞赛小队长。在实验室老师和师兄们的帮助下,他在研发过程中自学了C语言、3D打印等多项技术,跟团队成员一起克服研发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团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同年杨峰又担任团队负责人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器人竞技赛,并带领团队拿下了两项全国一等奖。

在大学暑期,杨峰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协助老师组织了200多名同学开展大学生村官调研活动,他还和老师团队成员们一起帮助村民完成农活,为乡村的同学们作科普宣讲,带领他们体验机器人的技术操作,感受科技的魅力。两年的大学生活中,他在“i志愿”平台上累计志愿时达250多小时。

陈柏宇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曾获2022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边缘计算”广东省赛二等奖、国赛一等奖;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软件测试赛项二等奖等荣誉。

陈柏宇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使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课后,陈柏宇贯行“以赛促学”的理念,大一下学期便开始准备专业技能竞赛,在备赛过程中了解到自身不足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斩获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

陈柏宇(右三)。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陈柏宇从小就发奋图强、自立自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家乡广西玉林参与走访调查扶贫户、搬运物资、信息收集、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见证着家乡乡村振兴之路。

进入大学后,他积极参与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志愿服务活动、“50万+”成长计划活动等,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61小时。他还加入了学校自强社,积极践行传递社会关爱,铸造自强之才社团宗旨,协助开展“爱心面包”“义捐义卖”等活动,累计协助为500名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陈柏宇(右一)。

杨浩毅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2020级临床1班学生。曾获得第十三、十四届中国航展“优秀志愿者”;获学校“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以及“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职责叫志愿。杨浩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团学干部,更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他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能在实践中运用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

在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航展志愿服务活动。杨浩毅以活动总统筹的身份参加第十四中国航展志愿服务活动,面对“怎样筹建一个700人的队伍”“如何调配好每位志愿者”等考验和挑战,他沉着冷静一一应对,不仅提升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收获了很多纯粹的友谊。

为信仰坚守,为梦想拼搏。奋楫前行、自强不息的珠海学子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向榜样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誓言!


来源:中华全国学联、以上各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