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病人来问:
“我的嘴唇、指甲、眼睛周围发紫暗色,
皮肤暗沉,像鱼鳞一样,粗糙、干燥。
看了很多中医
他们都说我与体内血瘀有关系”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有疑问
血瘀到底是什么?
有什么危害?
...
赵延红主任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血瘀?
血瘀就是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不通,产生瘀血等病理产物,一般来讲,当离开了经脉的血不能及时消散,就会瘀滞于某一处,形成血瘀。
或当血液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也会形成血瘀。
血瘀是如何形成的?
1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气之虚实与血瘀病机最为相关。
2
情志郁结,造成气机阻滞,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停滞不畅造成血瘀。
3
宗气虚则血行无力而留止,寒客于经,使血行凝滞也常形成血瘀。
4
邪热入客与血结,也可导致瘀热阻结。
5
离经瘀血为血液溢于脉外,瘀阻于人体局部,可因七情过激,气血上冲,溢于脉外;亦或起居失节,或饮食不当,或用力过猛,或止血不当,寒凉所遏,或热邪过炽、迫血外溢,或跌仆闪挫也都是形成离经瘀血的重要机制也可形成瘀血。
血瘀有何危害?
首先,瘀血致病极为广泛,瘀血作祟人身各脏腑组织皆可为患,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其次,瘀血致病以阻滞气血运行为主要病机,瘀血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主要机制是阻滞气血运行,可导致气逆或形成新的血症。
严重者,因气血不运使脏腑失养而致气虚,甚而气血两虚。
血瘀有什么表现?
瘀血聚集的地方会表现出颜色青紫;血液瘀滞,濡养不到的地方则会表现出疼痛、萎缩与颜色暗淡。
像我们常说的刺痛、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夜间痛甚、局部麻木等,都是血瘀的表现。
瘀血阻滞在人体不同部位可导致不同的病症,很多常见的疾病都与瘀血息息相关。
瘀血阻滞在心,则会导致胸闷心痛。
瘀血阻滞在胞宫,则会导致腹痛、月经颜色紫暗、有血块等,现在常说的痛经、闭经、不孕等常与瘀血有关。
瘀血阻滞脑络,则会导致头晕头痛、健忘、突然昏倒等,病症如偏瘫、记忆力下降、语言謇涩等,都可与瘀血相关。
体内出现血瘀的情况怎么办?
针刺
选穴:
气海、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要根据证型来具体配穴。
灸法
选穴:
三阴交、膈俞、血海、曲池、复溜穴及阿是穴。
方法:
隔姜灸、温和灸
刺络放血
选穴:
阿是穴、膈俞、血海、耳尖等。
方法:
用三棱针或采血针进行点刺放血。
刮痧
部位:背部经络及瘀血相关经络
方法:用刮痧板刮拭以上经络,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食疗
山楂陈皮瘦肉汤
制作方法:少量鸡肉和猪肉,提前泡出血水,凉水下锅焯一下捞出。放入约十片山楂干、少许陈皮、姜、盐,加入热水,放在蒸锅上,隔水蒸两个小时即可。
功效:理气行血
乌贼桃仁汤
原料:鲜乌贼肉250克,桃仁15克,韭菜花10克,料酒、白糖、盐各适量。
制法:乌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锅内倒清水1000毫升,先入桃仁中火煮沸,然后入乌贼肉,加料酒、盐、白糖调味,临出锅前加入韭菜花即可。
功效:养血调经。
山楂内金粥
原料:山楂片15克,鸡内金1个,粳米50克。
制法:山楂片于锅小火炒至焦黄备用;鸡内金用温水洗净,烘干研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与焦山楂、鸡内金末共入沙锅中,小火煮粥30分钟即可。
功效:化瘀血,行气结。
韭菜鲜藕炒木耳
原料:韭菜段50克,鲜藕片250克,净水发黑木耳10克,植物油、姜末各适量。
制法:锅内倒植物油烧热,放入韭菜段、藕片、黑木耳、姜末,炒熟即可。
功效:补脾开胃,散瘀和血。
三七薤白鸡肉汤
材料:鸡肉350克,枸杞子20克,红枣10克,三七、薤白各5克,盐5克。
做法:
1、鸡肉收拾干净、斩成块状,氽水;三七洗净,切片;薤白洗净,切碎;枸杞子、红枣洗净后浸泡。
2、将鸡肉、三七、薤白、枸杞子、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小火慢慢煲。
3、2小时后加入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宽胸
桃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桃仁、生地各10克,红糖50克。
制作: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二药洗净后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红糖。粥的稀调可根据个人嗜好掌握。每次食1小碗,每天3至4次,该粥汤色红亮,米烂出油,香甜可口,口感滑利。
功效:活血通络
自我保健
如何改善血瘀体质
1、精神调养
因为瘀血患者多因为气滞所导致。所以,这一类人要进行情志方面的调节,如可以参加比较高兴的活动,忘记令其不愉快的往事。
2、生活起居有节
饮食及作息时间宜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
3、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有助于气血通畅
4、避寒趋暖
要避寒趋暖,切勿贪凉。
小贴士
尤其要提醒具有血瘀症的朋友平时一定不能吃或少吃酸的东西或冷的东西,因为酸、冷都具有收敛性的,本来自己的身体就“淤”了,大家要想办法“散”才是。
如果您及朋友有这方面需求
欢迎到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针灸推拿咨询!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中药咨询门诊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位于佛山市禅城区新普澜一路1号,门诊部成立于1983年,初期由佛山市有名望的名老中医组织发展起来,以开展中医中药诊治为主要特色,开设有中医内儿科,妇科,不孕不育,肿瘤以及中医的疑难杂症诊治和理疗,推拿,口腔科等科目。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针灸推拿外治科由8名医务人员共同组成。
专科特色:
科室现设有治疗室3间,治疗床位19张,开展中医针灸(传统针灸、黄帝内针、毫火针、耳针等)、推拿(成人及小儿)、艾灸(脾胃灸、八髎灸、少腹灸、八髎少腹灸、督灸、明目灸、脐灸、天灸等等)、虎符铜砭刮痧、特色 药包、拔罐、耳穴、放血、泥疗等多种传统疗法,灵活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肌效贴等多种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
治疗病种:
内科:感冒、咳嗽、常见胃肠疾病、头痛头晕、失眠、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甲状腺结节、焦虑状态、肿瘤术后调理及亚健康调理等;
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不孕、乳腺结节及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儿科:小儿感冒、咳嗽、近视、反复呼吸道感染、积滞、腹痛、便秘、腹泻、厌食、夜啼、汗证、遗尿、抽动症、发育迟缓等;
骨伤:颈肩腰腿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掌指关节损伤、足跟痛、腱鞘炎等;
皮肤:带状疱疹、痤疮、皮炎湿疹等;五官: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耳鸣、眼肌麻痹、动眼及神经外展麻痹等。
挂号指引
关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智慧诊疗——门诊挂号——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门诊部(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中医中药门诊或针灸推拿小儿推拿科——选择医生挂号
供稿 | 中医中药咨询门诊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