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镇村“颜值”!博罗长宁打造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南方+ 记者

农房的建筑形态,是农村风貌最为显见的表征。在博罗县长宁镇祥岗村,一栋栋闲置农房正在被重新盘活改建为精品民宿,实现了农村风貌的整体提升,也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成为当地推进“赤膊房”美化工作的突出亮点。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在长宁镇,首座高铁站——广汕铁路罗浮山站通车在即。当前,锚定建设健康旅游精品镇的目标,长宁镇正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四村一社区(东平村、石下屯村、埔筏村、祥岗村、长宁社区)为圩镇主体,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刷新镇村“颜值”,打造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空心村”蝶变为民宿村

打造一个民宿村,成了长宁镇祥岗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锦华目前最大的心愿。

地处圩镇中心区的这个村子,曾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早年间,随着有劳动力的村民纷纷外迁,祥岗村祥岗背小组只剩下少数老人和儿童,成了“空心村”。随后的年月里,废品回收点纷纷租下村里的老宅,如水草般野蛮滋长,村里逐渐变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驱使着村民们逐渐搬离。

眼看着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村庄变得破落,刘锦华心痛不已。他很清楚,要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单靠村委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力社会资本。2019年,祥岗村委开始与民宿企业洽谈对接,由党组织牵头精准招商,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从民宿项目着手,引进专业团队,把村民的老房子租下来并改造为民宿。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惠州市美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剑钦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9年,他在自驾前往罗浮山周边度假的旅途中,看中了这片距离高速路口仅5分钟车程的土地,决定在这里兴建一个特色民宿。

把破旧的农舍改建为民宿,这一想法至今显得有些疯狂。当时选址的祥岗村祥岗背小组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废品回收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垃圾清理。

“当时挖地几米都是垃圾,最后清理了100多车垃圾,才能开始建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剑钦仍然记忆犹新。

把农房改建为民宿的征程就这样艰难起步了。当时,不少房子已经是危房,大多需要加固,部分只能推倒重建,污水管网也需重新铺设。在长宁镇、村干部的合力推动下,村民们逐渐被说服,出租自家农房用于改建。

美季幻境项目一期共投资2000万元。目前,这一民宿项目租下了15户村民的旧宅,总面积将近20亩,预计二期还将建设民宿房间30间。比起以往出租给废品回收点,村民每间房屋每年的租金收入增加至6000元,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村小组每年的集体收入也增加了1.5万元。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2022年8月,利用老旧村宅改造而成的民宿项目——美季幻境小墅正式落成并开业。旧时的“垃圾房”经过修葺、翻新,变身一幢幢各具特色的别墅式民宿,还配建了无边泳池、泡池、餐吧、小酒馆、草坪等设施。住客们在这里,可以一站式享受优美的住宿环境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

目前,已经建好的民宿楼房有7栋,可以提供28间客房。何剑钦介绍,该民宿工作日的入住率达到五成左右,周末基本满房。二期改造工程也已启动,届时将再增加近30间客房。

美季幻境小墅的建设只是起步。目前,在长宁镇党委、政府的推进下,祥岗村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将再建设两个民宿项目和一个田园综合体。“有了通畅的道路以后,我们希望把民宿产业打造成为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让村集体经济更加强大起来。”刘锦华盼望着,未来,一个民宿村将在这里崛起。

党建引领凝聚“美丽”合力

如今,在长宁镇相关部门和祥岗村委的努力下,民宿周边的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起来,不仅拓宽了硬底化村道,还加建了停车场,供民宿住客停车。

对于长宁镇而言,祥岗村的改造有着另一层重要意义,也即为“赤膊房”美化打出样板——通过把祥岗背小组连片“赤膊房”打造成为精品民宿,既改变了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实现了风貌的整体提升,也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农村“赤膊房”是指部分红砖墙一直裸露在外的房子,实施农村“赤膊房”美化行动试点是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和农房风貌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农村“赤膊房”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三项工作,是惠州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乡村建设、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广东省农村“赤膊房”美化行动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4年)》要求,采用多种工艺工法对农村“赤膊房”外立面、屋顶进行美化,分阶段逐步推进。到2023年年底,各试点县农村“赤膊房”新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到2024年年底,全面遏制农村“赤膊房”新增现象,农房风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赤膊房”美化经验模式。

以祥岗村为例,在推进农村“赤膊房”美化的过程中,祥岗村正不断完善民宿周边交通道路配套,为项目二期建设和产业延伸打下坚实基础。据悉,祥岗村党总支采用企业与村小组协商共建,村小组、村民民主决策,引导村民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转变。

去年以来,祥岗村村民主动让地让利,助力村道美化亮化。目前,围绕美季幻境小墅周边的道路拓宽3.5米,硬底化400米,白改黑350米,一条景观精致、特色主题的休闲锻炼慢行道已经打造完成,既方便了住客,也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在长宁镇,为合力推动美丽乡村、美丽圩镇建设,村民、企业舍利让地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凝聚起强大的“美丽”合力。在长宁镇松树岗村田心小组统一规划改造的过程中不少村民舍弃个人利益,纷纷主动让出了自家的地。70多岁的村民肖美莲更是主动让出30多平方米土地,让村里的断头路得以被打通,还多出了一条2米宽的通道,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不少村民也纷纷主动拆除泥砖房,让出空地建设村民广场。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长久以来,长宁镇圩镇中心功能区域集中,老街区道路狭窄,停车困难。针对圩镇停车难问题,在长宁镇党委、政府的动员下,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免费出租位于华星幼儿园东侧面占地2338平方米的土地,由政府投资打造成停车场,新增圩镇停车位53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口袋公园”汇聚绿美新动能

长宁镇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基础牢。据悉,目前长宁镇所有行政村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行政村为美丽宜居村。

今年8月初,长宁镇聚焦绿美生态建设,以治脏治乱为重点,调动小组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以村内主干道为起点,逐街、逐巷、逐片进行清理整治,重点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周围以及田边、路边、沟渠等存在的卫生死角,全方位进行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美起来了,镇容镇貌同样不能落后。长宁镇政府负责人介绍,当地坚持规划先行,以提升圩镇美感、舒适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美丽圩镇创建专项规划,深度挖掘历史人文和乡土特色,形成适合镇域发展的建设方案。

“长期以来,圩镇居民没有自己的活动广场,这成了我们打造美丽圩镇的重要短板之一。”长宁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位于镇政府旁的长宁镇文化广场已经建设完成,周边道路的拓宽和硬底化也即将完工。不少商户提前嗅到商机,租下广场附近的旧房进行改造,建设民宿和酒馆等。

沿着长宁镇文化广场旁的新建道路一路向前,就是不久前改造完成的花果山公园。如今,与广场连片的花果山公园,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据悉,为给群众打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长宁镇把公园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大力开展“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生态建设,快速盘活闲置土地,坚持微整形,保留原生态。去年以来,长宁镇通过以点带面,发挥以村补镇功能,投入729万元丰富镇区公共活动空间,着力改造提升小罗浮山公园、纪念碑公园,东福水滨河公园,建设各前头小组活动广场。成为周边群众、游客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户外游憩的“打卡点”,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作为广汕铁路罗浮山站的所在地,不久的未来高铁通车后,长宁镇将成为博罗乃至惠州重要的形象窗口。因此,开展重点道路沿线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成了当务之急。

日前,长宁镇发出一封给重点道路沿线商户的公开信。在《致道路沿线经营单位的一封信》中,长宁镇提出,即日起开展广汕路等重点道路沿线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其中强调,不得占用道路两侧安全区域或公共区域摆摊设点,加工制作商品,超范围经营,擅自占用街道及其两侧、公共场地设置非永久性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并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美”起来的同时,长宁镇也正加快“绿”起来。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河道清理、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长宁镇积极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加大对各村社区“四旁”“五边”房前屋后的绿化摸排,在房前屋后利用“见缝插绿”的种植方式,自觉栽花种树,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攻坚行动的良好局面。据统计,8月至今长宁镇共种植超1万棵树木,绿化面积超60亩。

长宁镇政府负责人表示,长宁将着眼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圩镇秩序管控、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特色风貌提升、社会治理增效六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创建,努力建设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智慧高效、便捷均等、漂亮宜居、精细长久的美丽长宁,切实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奋力推动博罗县域振兴再提速再加力。

【采写】南方+记者 廖钰娴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