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展 | 欲看从速,珠三角这些展览即将撤展

南方+

今年暑期,珠三角各城市精心准备了多个重磅大展,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与热捧。不过,随着新展览的上线,多个旧展即将和大家告别。小南为您整理了其中最不可错过的,周末临近,快来到展厅与这些作品“面对面”,零距离感受他们的魅力吧~

广州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潘鹤与新中国雕塑研究展

时间:9月8日-10月8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1.2.3.4号厅潘鹤雕塑园

看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新中国雕塑史就是一部镌刻在石头、青铜上的共和国史。近百年来,中国雕塑家自觉地将个人的艺术探索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以及时代的主题结合起来,他们肩负着为历史立碑、为时代造像的使命,将民族精神铸就为不朽的丰碑,成就了无数的时代范例和个人经典。潘鹤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其艺术生涯几乎横跨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他的作品紧扣中国社会历史的脉搏,以精湛深厚的造型功底、质朴传神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人,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鲜明的一页。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潘鹤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雕塑作品100余件,以及早期的水彩、油画、创作小稿等实物文献,力求完整呈现其艺术风格的全貌。展览希望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中国美术家创作的观念、思维方式、形式技法等,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证材料,并以此展所提供原始材料为切入点,去探析艺术家个人视角与社会现实、艺术主题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关系。


融·合——两岸大学生艺术交流展

时间:8月26日-9月25日

地点:广东华侨博物馆

看点:为促进两岸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广东海外联谊会自2014年起连续9年牵头举办“粤台学子中华情”系列活动,以艺术为桥梁为两岸青年大学生搭建艺术创作和交流交心的平台。借此开启每个人与社会间记忆的盒子,共同欣赏画作、相互交流思想、携手搭建桥梁,引领中国台湾新生代艺术家踏上这片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焕发新时代蓬勃朝气的中国大陆,同时也让大家看见两岸青年缤纷多样的艺术,丰富各自的视野。本次展览呈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硕士生作品60件,这些年轻的创作者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厦门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东华大学,他们携手创作、艺术同赏,在互动交流中增进彼此感情,产生共鸣,共同承担起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


不可分梨——曾沂聂个展

时间:9月2日-10月15日

地点:逵园艺术馆

看点:本次展览作品的题材分别是果腹的蔬菜水果和作为精神文化传播载体的书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艺术家曾沂聂试图用绘画的方式来诠释道与器之间的关联。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认知阶段,还有不同的境遇情况,接触的层面又有所不同,不同的阶段对道与器的认识和体悟自是不同。笔墨随时代,好的作品既要表现自我观点,同时又要跟上时代的思潮。由于大众对油画的固化概念,传统的写实手法或许显得沉重老旧,其技巧往往又掩盖了作者的思考。因此,曾沂聂结合当下的审美进行有效的转换,在写实物象的同时,运用了波普的平面化处理,通过具有暗示性的重复图案,来带给观众某种心理上的启发,继而描绘出具有当下审美意味的画面。


英国舞台艺术影像展2023

时间:9月5日-9月27日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天环广场负一层

看点:本次影展将展映来自英国国家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以及伦敦西区现场拍摄的9部话剧、1部音乐剧,为广大戏迷、影迷献上一场大银幕上的文艺饕餮盛宴。本次影像展放映的舞台作品包括剧作家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主演、讲述纽约著名城市规划师的《直线偏执狂》,科幻巨作“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前传、充满视听奇观的《尘埃之书:野美人号》,阿瑟·米勒经典著作《萨勒姆的女巫》,奥斯卡、奥利弗获奖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讲述犹太家族史、获得多项戏剧大奖的《利奥波德城》,根据扬·马特尔的畅销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粉丝的英国国宝级演员的个人表演秀《伊恩·麦克莱恩80岁个人秀巡回演出》,西区、百老汇多轮演出口碑零差评的爆款《雷曼兄弟三部曲》,契诃夫名作《海鸥》,以及西区现场录制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万事皆可》。


广州“HELLO AI”互动与新媒体艺术展

时间:9月7日-9月23日

地点:广州太古汇商场M层中庭L3层南玻璃盒及L3层空中花园

看点:本次展览引入了澳大利亚多媒体艺术团队ENESS创作的九大互动艺术灯光装置“It’s not Rocket Science”,并结合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互动游戏及多项AI知识科普,为市民打造了集交互、科教与艺术于一体的展览体验。现场以外太空景象指代以AI为代表的虚拟科技世界,一座座光影变幻的艺术装置将化身成为AI世界的向导,其中“超现实建筑大师”“店铺造梦师”“音乐实验员”“潮流艺术家”与“艺术探险家”,不仅会为大众科普AI知识,更会带领大众透过即时演算的AI生成互动游戏,留下由AI赋能的珍贵一刻,展现与AI协同共融的图景。


印象莫奈——英国艺术绘本《莫奈的猫》沉浸式展中国首展

时间:6月19日 - 9月18日

地点: 观几艺术博物馆(广州正佳广场6楼观几艺术博物馆)

看点:此次展览获得英国伦敦著名出版社Michael O'Mara Books授权以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毕业的著名童书作家Lily Murray和英国剑桥艺术学院毕业的插画师Becky Cameron联合创作的《Monet's Cat》绘本为策展主线 ,以绘本中“莫奈的猫”的视角展开叙述。展览将莫奈作品通过博物馆级别复刻、新媒体技术、场景化设计,创造集实物、影像、音乐、叙事与交互为一体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展览,分7个展区追寻莫奈作品中的光影艺术,并特设喵事屋主题撸猫空间,畅享与喵星人的相遇时光。


1棵树·1世界

时间:7月15日-10月15日

地点:  广州溯·榭映美术馆(东湖路东山湖公园中岛1号)

看点:ANOBO一世界倡导以儿童为中心、大众参与的“共思 共创 共享”,用艺术与科技之美来呈现儿童的创造力和影响力,让教育先行的探索之旅,直达亲子关系的温馨构筑,通过多维创想体验,重新定义展览中的“亲子体验”。 展览体验以“感知探索、交流输出、愿景行动”为设计脉络,从打开五感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出发,循序渐进启发辩证思考,引导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建构。在现场教育工作者指导下,观众使用导览手册、全球素养卡牌、家长语音导览等教育工具,完成亲子共探,促进彼此间的理解、陪伴与欣赏。

深圳

画道革新——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南写生专题展
时间:6月25日-11月20日

地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陈列厅

看点:展览旨在探讨关山月于1940年至1946年间在西南写生的价值,以及对当时和当下中国画创新与变革发展的意义。展览主题“画道革新”,出自1944年郭沫若在重庆参观关山月西行写生展后,为其作品《塞外驼铃》所题“画道革新当破雅,民间形式贵求真”的诗句。展览策划中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历史考据还原了关山月在西南写生的历史细节,运用数字媒介将文献、交游、画作、历史影像作综合展示,力图重现以关山月为代表的那一代美术家的艰难写生探索,让观众了解中国画家们在抗日战争的民族危机下如何秉妙笔续文脉,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不断守正创新的探索,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新的启示。


重返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特展

时间:5月18日—10月8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

看点:在白垩纪早期,世界上大多数地方还是海洋,而亚洲东部地区已抬升为陆地。当时热河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湿润,各种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裸子植物高大茂盛,高等开花被子植物也已经出现。湖泊中鲟鱼穿梭,湖畔沼泽中的螈、蟾、龟、鳄等两栖和爬行动物四处游走,翼龙、恐龙及原始鸟类迅速演化,始祖兽等原始哺乳动物大量繁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热河生物群生活于中生代,是一个既充满生气又承前启后的生物群。展览陈列了珍贵的热河生物群植物化石,为观众展现一座生机勃勃的白垩纪公园。


“海阔天空——联通世界的大航海活动”展览

展期:7月11日-10月12日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福田区同心路6号)

看点: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远航。为纪念这一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国家决定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本次展览将展出15-19世纪来自5大洲20多个国家的200余件展品,包括海图、星盘、八分仪等珍贵文物,生动地呈现这一时期助力远航的科学技术、改变格局的海上战争、流通的物资贸易以及兴起的海洋艺术。


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

时间:8月17日-9月22日

地点:罗湖区南极路6号

看点:本届水彩画双年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融·合”为主题,集中反映时代风貌,体现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彰显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精神。本次展览通过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国际水彩艺术资讯、中国水彩、深圳新闻网等多个平台以及水彩画专业领域宣传平台广泛征集作品,同时联动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及国内外美术院校、知名美术机构,广泛发动全球艺术家投稿参展。本届展出的水彩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创意十足,充分彰显了当代水彩画艺术家们的积极探索和全球水彩画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外艺术家们不拘一格,将不同的观念、新的技法、新的材料融合进来,赋予水彩画艺术崭新的视觉效果,大大丰富了水彩画艺术的语言。多变的构图、丰富的色彩,从具象到抽象、从写意到装饰的艺术形式,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全面呈现出当代水彩画的学术高度和创新水平。


艺·构——欧洲当代艺术展

时间:8月8日-9月30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中国华润大厦B1层

看点:本次展览呈现35位中外艺术的百余件作品。参展艺术家中,有多位国宝级艺术家、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及巴塞尔参展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的观察视角、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阐述着对于艺术、时代和人文的独到理解,精彩展示了艺术的多元性、社会性和生活性。本次展览分为内厅和外厅。外厅以以色列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代表了以色列现阶段的当代艺术形态;内厅集合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艺术家作品,按照艺术家的国籍再次细分为专区。各个专区都有不同的亮点,同一个专区中的艺术家们也独具特色。“艺·构”展览旨在从不同角度和语言筛选出最优秀的代表,希望人们不仅关注到艺术本身的当代反思,能从更多方面来思考当代艺术,更能感受到艺术作为一种交流媒介,所蕴含的情感与温度。

佛山

第二届佛山艺术三年展

时间:9月1日-9月19日

地点: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看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雕塑艺术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趣味的不断提升而持续发展。西方近代的雕塑发展,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引领了国际艺术发展思潮。本次展览将呈现21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参展的艺术家具有“泛佛山”区域的特性,他们生活工作于佛山,又经常出离佛山,他们扎根佛山又与外面的世界密切联系。在数码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艺术的地域特性受到挑战。信息的扁平化必然带来文化艺术的扁平化,陶瓷艺术作为最具地域连接性的艺术媒介,必然呈现佛山独有的地域文化特点与特征,创造具有时代印迹的佛山面貌。


山边随笔——谭畅陶艺回顾展

时间:6月29日-10月8日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看点:作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先锋者,谭畅教授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这样的阐述:“我的审美观来自民间艺术、原始艺术、现代艺术,是三者的大融合。感觉上洋中有土,土中有洋,有本民族风貌,有浓厚的混血因素。向原始学习质朴和粗豪,但也流露现代人的审美意识。陶艺善于流露性灵,我的作品有我的真性情。”回望谭畅教授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仍然能看到很多形式语言上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他利用石湾建陶的彩釉砖进行壁画创作,利用园林的瓦片瓦筒成型,对半工业材料局限性的理解和运用形成了谭畅教授的独特个人语言。此外,谭畅教授对中西绘画艺术和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对质材和技法有着深入的探讨研究,在谭畅教授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奔驰的想象力的统一推动下,不同的陶土与瓷泥,不同的釉彩和层次,不同的温度或时间,不同的制绘手法……幻化出无穷无尽的艺术效果。本次展览展出了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畅先生的近百件陶艺作品,跨越了谭畅先生近五十年的创作轨迹,体现他毕生创作的精华。

东莞

春华秋实——岭南青年工笔花鸟画展

时间:9月7日-9月22日

地点:莞城美术馆

看点:本次展览是“2023东莞·岭南艺术季:情境的转换”系列重要展览之一,邀请了62位青年工笔画家参展,共展出70件作品。在中国花鸟画版图上,岭南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中山、肇庆、珠海、佛山、惠州、潮汕等地区逾60位青年工笔画家参展。他们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花卉、动物等多种题材,抒发他们对岭南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探索创新。置身于典雅清丽的岭南春意里,从花开鸟鸣、祈愿幸福安康等画面中,观众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盎然律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南方+综合自各展馆官方资讯。)

【整合】邓红英

【策划】陈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