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松山湖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今年9月,松山湖第三小学(下称“松湖三小”)如期开学,并于9月13日举办落成仪式暨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
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高万军,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展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松山湖城市建设局、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园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代表及家长代表参加仪式。
科技赋能
打造“学在松山湖”金字招牌
东莞松山湖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培养人才和服务人才为己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园区已成为全市教育资源最集聚、最均衡优质、最具特色的教育高地,拥有各类院校48所,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善教育链条,涌现出一大批品牌学校,并通过功能区教育统筹发展,辐射带动周边镇教育发展,使“学在松山湖”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贡献“松湖教育”力量。
仪式上,梁展鸿强调,希望松湖三小全体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持以“发现未知,成就更好的自我”的办学理念,依托松山湖深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一所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面向未来教育的现代化优质学校,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松山湖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营造优质教育环境,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
同时他寄语同学们,要珍惜学校提供的优质环境和学习资源,不负韶华,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品学兼优的“松湖学子”。
为进一步筑牢儿童面向未来的成长根基,以科技赋能教育,助力科教融合,松湖三小聘请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为学校科学副校长。仪式上,松湖三小负责人赵晓天为张广宇颁发聘书。
张广宇表示,接下来材料实验室将持续与松湖三小开展密切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材料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特别是发挥材料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探索未来教育
打造“发现学校”
“未来式”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松湖三小以“发现未知,成就更好的自我”为办学理念,拥有“村落式”建筑空间、“五育发现”课程体系、常态化的“微德育”,是一所以儿童立场定义的学校,一所有志于做教育“领跑者”的学校,一所对未来教育模式积极开展个性化探索的学校。
松湖三小负责人赵晓天介绍,学校根据儿童成长的内因与外因,围绕着办学理念,让教师去发现儿童,让儿童去发现世界。以“发现”为圆心,学校设计了发现场域、发现课程、发现课堂、发现育德,来创造一所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发现学校”。
其中,发现课程以“三阶”组成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同时还开设有拓展课程、创新课程,并将拓展课程普及化、创新课程个性化,并以松山湖的院士、科学家、各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为依托,着力打造高端研究科学课程。
“我们还计划配合近期即将推出的生命科学类课程,打造全国第一家‘生命科学小学’,并在校园内打造一个生命科学实验室。”赵晓天说。
“我对松湖三小最真实的感受就是‘感动’,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还是学校的老师,都让我的孩子,甚至我们做家长的感受到了温暖。”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我很庆幸我的孩子能够在这里上学,也期待松山湖的教育能够越做越好,给予我们更多惊喜。”
来源:创新松山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