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阳东相继成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这些公司正在做什么?

南方+ 记者

今年5月,东平镇强镇富村公司——阳江市阳东区山海韵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山海韵公司)正式成立。

“接下来,参股村委会的钱袋子都要鼓起来啦。”东平镇委副书记郑民倍感兴奋地说。据他介绍,山海韵公司由镇经济联合总社与10个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预计每年营业额超500万元,每村分红收益超10万元。

作为全镇首家强镇富村公司,山海韵公司是阳东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探索,也是该区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缩影,走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

近年来,阳东区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新设立镇级强镇富村公司作为带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东平、大八等镇已相继成立了强镇富村公司,成立后的公司有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怎么干?带着这些疑问,南方+记者对这些公司进行了走访。

稳扎稳打

推动首家强镇富村公司有序运行

“第一次担任强镇富村公司总经理肯定很有压力,毕竟这是镇上第一家强镇富村公司,所以我们更要稳扎稳打,将公司的业务逐步做起来。”良垌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山海韵公司总经理李建敏说。

据了解,山海韵公司目前的法人代表、经理、监事等均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工作人员由各村村干部指派,成立初期以低成本运作为原则,推动公司稳步运行。目前,公司已承接全镇各村的卫生清洁业务,以及镇区停车场物业管理业务,未来还将拓展民宿经营、旅游景区管理、农产品销售、土地流转等多元化业务。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有效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公司预计每年可以达到不低于百万元的利润,每村分红收益保证在10万元以上。”李建敏说,为了带动各村共同富裕,公司还将适当给收益较少的村多一些分红,推动全镇各村经济协调发展。

“东平镇适合耕种的水田共1.2万多亩,这10个村占了3000多亩,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闲置的现象十分常见。我们希望将撂荒的土地回收到村集体,交给公司管理,同时公司与种植大户达成合作,实现规模化耕种,从而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户收益。”李建敏说。

同时,依托驻镇帮扶工作队的资源,公司在销售端也积极发挥作用,“前段时间,我们向阳江核电销售北环村的糯米糍,销售额达到了十多万元。”李建敏介绍,一手连农户,一手连企业,为山海韵公司成立初期实现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积极推动成立强镇富村公司,日前,阳东区出台了《阳东区成立及运营强镇富村公司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镇级党委和政府将指导监督公司运营,采取“党组织+公司”的模式,在公司成立党组织,镇党委对公司党组织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公司发展机制,指导公司找准发展方向、做好规范化运营管理,并向公司推荐优质投资项目等,引导公司做大做强。同时,监督公司制定章程、完善架构,保障集体资产权益。

在此背景下,东平镇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强镇富村公司筹备、成立、运作等相关业务。镇里每年会对公司进行审查,重大事件也需要镇里进行审批。

对于公司财务公开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财务也将按照公司的运作要求及相关规定聘请第三方来担任。“公司暂时不会考虑融资,目前就是希望能将村内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稳打稳扎,实现有序运行。”眼下,推动公司尽快实现盈利是他们最关心的事。

无独有偶

多个强镇富村公司相继成立

除了山海韵公司,东平镇正筹备成立第二家强镇富村公司——阳江市阳东区恒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恒洋渔业)。恒洋渔业计划由东平镇经济联合总社与9个渔委会计划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后,将开展渔业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冷链仓储、水上休闲观光等业务。

据介绍,东平周边海域丰产毛虾,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仅阳江核电取水口及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毛虾捕捞量就达到500—1000吨左右。为避免毛虾影响发电机组作业,每年阳江核电都需对毛虾进行清理。依托该资源禀赋,待恒洋渔业正式成立后,阳江核电将免费提供每年打捞的毛虾,由公司定向销售给海龙尊(广东)食品有限公司,用于加工成虾皮、虾酱。

预计通过专业化的运营,恒洋渔业每年通过海产品捕捞销售和渔船服务管理能实现200万元创收,有效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居民和渔民共同富裕。

无独有偶,今年7月,阳东区大八镇强镇富村公司——阳江市展诺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展诺公司由镇上21个村经济联合社共同出资成立,立足大八镇地广偏远、管护较难的困境,公司结合乡村公共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主要承接村中环境卫生和公共管护、园林施工、河道管护、劳务服务等业务。未来还将拓展农产品销售、土地流转、人力资源服务、文旅产业发展等多元化业务。预计每年营业额超600万元,每村分红收益超6万元。

据悉,为帮助公司储备后续强有力的发展动能,大八镇正着力培养高素质强镇富村运营人才,优化镇村干部队伍结构,优先从政治素质好、具备经商办企业能力的村(社区)“两委”干部选拔或从有意愿的返乡贤人、致富能人中挑选担任公司负责人。同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结对帮扶优势和龙头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党支部+农业公司+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村经济联合社+农户”联动,推动企业实现有序发展。

成立当天,阳江市领导、阳东区委主要负责人及大八镇驻镇帮扶工作队成员单位纷纷前来祝贺。帮扶工作队成员单位还向公司捐赠了一批物资,其中广东互联网企业欢聚集团捐赠了25台办公电脑,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捐赠了数字乡村系统建设资金1915000元,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捐赠了乡村振兴帮扶资金1160300元,为公司起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揭牌仪式上,大八镇委书记卢志光对捐赠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用好展诺公司这一全镇各村抱团发展的重要平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努力形成“村村参与、村村受益、村村发展”的工作新格局。

因地制宜

探索发展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据悉,阳东区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省级专项改革试点之一。“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阳东加快推进以强镇富村公司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式改革,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阳东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日前,全区再次召开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成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相关工作。会上,聚焦“谁来做”“怎么做”给出了进一步指导建议,并要求各镇年内至少成立一家镇属强镇富村农业公司。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局)、市市场监管局阳东分局、区审计局、区税务局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分别对支持成立强镇富村公司进行了表态。

除推动成立强镇富村农业公司,阳东区还在多路径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区委、区政府明确把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区、镇、村三级党委书记的“书记工程”来抓,并将其列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

目前,阳东区已全面梳理了镇村两级可利用资源资产清单,进一步明确了镇村有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逐步推动国有、集体资产“活起来”。

在此基础上,全区各镇依托集体土地、物业资产、区位条件等资源禀赋,发展出了“资源发包型” “资产参股型”和“物业租赁型”等六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集体收入来源日益多元、稳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157条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648.08万元,比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前(2020年)增加1751.07万元,比2022年增加了40.72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151条,比改革前增加66条,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8条 ,100万元以上的村12条。

随着一个个强镇富村公司相继成立,阳东区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下一步,该区将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借助百社联百村、驻镇帮镇扶村等重要契机,进一步实施强镇富村提质行动,将更多优质资源和力量导入强镇富村公司,并研究出台财政奖补等支持政策,扶持一批强镇富村公司做大做强,更好地带动农村土地流转、撂荒地复耕、镇村产业发展。

【策划】赵强

【撰文】黄林 雷怡婷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