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说消防”之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篇

汕头消防在线
+订阅

现如今,公共娱乐场所不断增多

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许多小伙伴们都会选择

到此类场所内放松娱乐

不过,关于公共娱乐场所

你又知道多少呢?

公共娱乐场所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场所:

一是向公众开放的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二是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三是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

四是游艺、游乐场所和其他公共娱乐场所。

五是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六是提供按摩服务的足疗馆、按摩馆,汗蒸馆等。

这些公共娱乐场所

大多人流量较大

且电器负荷大、可燃材料多

一些不起眼的火源

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案例一

2014年12月15日零时26分,河南省长垣县皇冠歌厅(皇冠KTV)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过火面积123平方米,造成12人死亡,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57.64万元。火灾事故原因查明为皇冠歌厅吧台内使用的硅晶电热膜对流式电暖器,近距离高温烘烤违规大量放置的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的罐装空气清新剂,导致空气清新剂爆炸燃烧引发火灾。

案例二

2023年2月28日17时左右,湖南郴州一家KTV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消防救援人员及相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扑灭明火,无人员伤亡。此次火灾主要为建筑外广告牌起火,过火面积约120平方米。

案例三

2022年1月23日凌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一家夜店发生火灾,并伴有爆炸。事故造成16人死亡,8人重伤。据了解,事故原因是烟花爆炸引发大火,并导致踩踏事故。

公共娱乐场所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应如何避免此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管福深大队长

由他来给大家科普

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管福深

汕头市龙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8级)

管大,您好!您能跟我们讲讲公共娱乐场所具体有哪些火灾特点吗?

根据我们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建筑空间大,火灾蔓延快。绝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容纳人员较多,建筑空间大,存在着大量的流通空气,有着天然的燃烧条件,同时也构成了火势蔓延条件。

(2)可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公共娱乐场所的可燃材料多,尤其是为了追求豪华、高档次及良好的音响效果,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等可燃材料进行装修,遇到火源极易猛烈燃烧并迅速蔓延。

(3)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公共娱乐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有些灯具,如碘钨灯具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达500℃--700℃,若与幕布、布景等可燃物品靠近极易引起火灾。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用电设备多,连接的电气线路也多,大多数影剧院、礼堂等的闷顶和舞台内电气线路纵横交错,极易引发火灾。

(4)人员密集,疏散困难。公共娱乐场所最大的特点是社会性强,人员高度集中。很多公共娱乐场所因其行业特征和经营需要,内部疏散通道复杂,拐弯多、门多、通道狭窄、疏散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等,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员惊慌失措,争先逃生,互相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那么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需注意:

(1)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是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如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不畅、常闭式防火门敞开、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或指示方向错误、应急照明设施损坏等妨碍安全疏散的消防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场所内人员就“逃生无门”,而这往往是引起重大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2)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有的公共娱乐场所员工包括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隐患整治不力,消防安全所需经费不落实,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消防安全措施。有的场所新员工上岗前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平时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学习、不熟悉、不组织演练,不具备必要的逃生、灭火和疏散技能,心理素质差,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些业主为了管理或效益,不断更换员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通过培训掌握一定消防知识,持有上岗证的人员走后,新上岗人员未及时培训就上岗,不懂、不会查找火灾隐患,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一片混乱,必然会引起重大人员伤亡。

(3)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缺少、损坏或被停用等现象较多。不少的公共娱乐场所灭火器材数量不足或选型不符合要求,甚至有的超过了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有的场所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规范、不明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不合格;有的经营者为了场所的整体效果和美观,将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遮挡、围堵起来,甚至有的擅自挪用、拆除;有的场所的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虽已配置,但因员工不会操作使用,维护管理不善,将常闭式防火门当“常开式防火门”使用,或者在防火卷帘门下堆放杂物,使得它们都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不能正常运行,形同虚设,导致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扩大、蔓延。

“针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害性,您能给我们提一些预防性针对措施吗?

主要要做好以下五点:

(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若有变更应及时向属地消防救援机构报告备案。营业期间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2)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在外墙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严禁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用途,严禁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违规施工,营业结束时应按规定关闭电源、气源,消除遗留火种。

(3)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按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保证24小时双人值班。

(4)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组织对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照明,严禁违规进行电焊、气焊操作,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热设备、擅自拉接临时电线。严禁违规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禁止个人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娱乐场所,严禁在建筑内燃放烟花爆竹。

(5)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公共娱乐场所的业主在申请开业前,要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火灾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

“管大,您刚刚讲了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预防性措施等,都讲的很全面,能不能再给我们简单列举一下在实际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具体火灾隐患呢?

常见的具体消防安全隐患有很多,比如有:

1.使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可燃材料进行隔音或装修装饰;

2.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使用容易误导疏散的玻璃、镜子等进行装修;

3.门窗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广告牌等障碍物;

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未保持畅通;

5.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具配置数量不足、设置位置错误,被遮挡、覆盖或缺失、损坏;

6.电动自行车在门厅、楼梯间、走道违规停放充电;

7.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标识设置不明显;

8.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未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9.电气线路老化,穿越或者敷设在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中,未采用金属套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PVC阻燃套管保护;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未进行防火隔离;

10.违规存放、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空气清新剂等易燃易爆压力储罐,违规使用明火、燃放烟花;

11.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制度,未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12.消防控制室人员未持证上岗或未落实24小时双人值班;

13.员工上岗前未经消防安全培训,“四个能力”不足;

14.未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未落实营业期间每2小时一次的防火巡查要求;

15.未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谢谢管大的科普和建议!

娱乐生活

安全才是“王道”!

各公共娱乐场所相关负责人

都必须以“案”为鉴

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确保场所消防安全


来源:汕头消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