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天荒情凤永配痴凰,愿与夫婿共拜相交杯举案……”清晨,走进霞山霞湖公园,阵阵悠扬动听的粤曲声从中心舞台传出,一群粤曲发烧友聚集在此“吹拉弹唱”唱大戏,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自从有了“粤曲集市”,那帮粤曲戏迷像是找到了家,都喜欢到这里唱上几句,放松放松,亦有不少市民成为霞山“粤曲集市”的常客,“每天上午到霞山听曲”也已成为霞山的一个文化品牌。
这是霞山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奏响文化惠民“新乐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霞山区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全力打造霞山“粤曲集市”“公园文化”“红色课堂”“开心广场”“市民书吧”“艺术创作”六大文化品牌,精心策划“醉美红树林”系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服务,推动霞山区群众文化不断发展。
深耕霞山本土文化
文艺精品“叫好叫座”
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是湛江市唯一国家级一级文化馆,馆内各项基础设施配置齐全,全部面对群众免费开放;霞山“粤曲集市”荣获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是粤西地区唯一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项目;霞山区省级非遗项目蛤蒌粽参加广东省节庆“叹”非遗端午节系列活动,是湛江市唯一一个受邀参加的项目;广东省第十五属“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湛江赛区),霞山区荣获多个金奖;“强国复兴有我”湛江市第五届“紫荆花奖”戏剧曲艺大赛,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选送的粤剧在专业组比赛中获银奖……
文化铸魂,文化赋能。近年来,霞山区全力推动“艺术创作”发展创新,从优秀文化中汲取滋养,努力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红树林有着“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而湛江又称“红树林之城”。为广泛传播“红树林文化”,充分挖掘文旅资源,霞山区还精心策划推出“红树林”系列摄影大赛、美术采风、音乐沙龙、“红树林”主题原创歌曲、“红树林”生态保护知识讲座……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宣传,不断扩大建设“红树林之城”的社会影响,为擦亮“湛江红树林”生态新名片作出霞山贡献。
“笔墨凝书香,我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鹭鸟翩飞”……近日,霞山“红树林之城”特色文化活动就来到了“半城雨•红色书吧”。小小书法家们现场挥毫,以笔墨风韵展现红树林文化内涵,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下自己对建设“红树林之城”的美好祝福。
提升品牌影响力
文化惠民“多点开花”
除了精心打造的文艺精品,霞山区还策划了一批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化惠民活动,以此提升品牌影响力。
“半城雨”便是一个鲜活例子。“半城雨•红色书吧”是继“绿苑•半城雨公益书吧”“红舫•半城雨公益书吧”后,霞山区作协携手有关单位打造的第三间公益书吧。
目前,“半城雨”已举办18期“半城雨”文化沙龙,组建了470多人的读书人、230名文化志愿者和30人的文化讲师团,不定期开展读书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沙龙活动和读书活动,“半城雨”已逐渐成为霞山区的文化品牌之一。
从书吧到文化品牌的演绎和转变,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全民阅读、红色书耕”“市民书吧”以及“半城雨”见证着阅读种子在霞山不断茁壮成长。
此外,家门口的免费课程,也让市民的幸福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周末在霞山观海长廊经常有艺术文化活动可以观赏,这个暑假小朋友还参加了公益培训班,可以免费学钢琴,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家住解放街道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霞山区通过打造“公园文化”、创新开设“红色课堂”免费培训、积极打造“开心广场”品牌活动,让文化走近群众,融入百姓生活。
今年春季,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先后创新开设免费的暑期及秋季“红色课堂”系列培训共28个班别,有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美术、舞蹈、古筝、太极拳、小主持人、中国舞等,其中馆内少儿班19个,成人班7个,共有学员580人。并送“红色课堂”培训进湛江市第十四小学和湛江市第三十九小学少儿班各2个,培训学员3880人次。
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不定期开展读书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等文化沙龙活动和读书活动,已逐渐成为霞山区的文化品牌。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设施“普惠于民”
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档,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霞山区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
为方便市民阅读,使全民阅读的观念深入人心,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图书馆旧馆、步行街书吧为基点,专心打造“市民书吧”,大大拓展“市民书吧”便民空间。经过三馆合一后,霞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图书达49.7547万册,年均进馆人数7.17万人次,年文献外借量14.27万册次,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文化阅读氛围。
与此同时,霞山区积极探索文商旅多业态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融休闲阅读、文化活动、创意生活等多元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整合建设了10个街道图书馆分馆、30个社区图书馆服务点,建成特呈岛粤书吧和五福里粤书吧,2019—2021年三年间共投入600多万元建设了两所智慧书吧和朗读亭12个,分布到学校、街道、社区等场所。
据悉,霞山区今年还将在南柳村和湛江市三岭山森林公园两地建设粤书吧,并计划新建8000多平方米的新文化馆,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群众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如今,走在霞山的公园、学校、社区、乡村等各类公共场所,都能享受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下一步,霞山区将致力于引入更多优质资源,不断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新内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市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体需求。
【撰文】李怡茜 黄福 吴培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