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表示支持保留,家委会存在有其必要性

南方探针
+订阅

01:01

多地家长呼吁取消、部分学校宣布解散,家委会为何备受争议?

连日来,关于是否应该保留家委会的话题持续引发各界关注。有不少家长表示,家委会有存在的必要性,规范管理是应该的,但不能因为有些“变了味”的事情就将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否定,就直接取消家委。不少家长表示,一刀切才是最要不得的。

广州市民曹女士看到报道后,转发到朋友圈,表示反对取消家委会。她认为,家委会贡献大,对家委们的默默付出表示感激。

家长王女士认为,无论什么事,一刀切都不对。她是女儿幼儿园的家委,三年来其实没什么劳烦大家的事,主要就是春游收费和活动组织。

“三年来班费一共收了30元,教师节我女儿都是自己摘朵花送给老师的。”王女士说。

“上了小学年就更知道家委会的重要,有家委会我省却了很多琐碎的烦心事。”曹女士说。

有家长表示同意,广州市番禺区某学校的家委会负责人程先生也认为不该取消家委会。

“确实有些奇怪的学校和奇葩的家委会,但是家委会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不该一刀切。”程先生说。

家长林女士对家委会充满感激。她表示,开学恰逢出差,老师临时要求的作业本练习册都是家委会帮忙采购的。

“我们家委会还好,不会有送礼的商讨,就是复印试卷买学习资料。”家长林女士说。

也有家长说,“有家委会太省心,没有家委会更费妈。”

那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给我们反馈!

南方+记者 沈丛升 张笛扬

此前报道

近日,东莞横沥镇第二小学有家长向媒体反映,家委会策划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经费却要从班费中划扣,就算有的家长不同意也没办法阻止,感觉是“被迫送礼”。而在浙江温州,一家长反映自己质疑孩子班级的班费使用问题后,被老师和家委会联合踢出班级群聊,并遭到羞辱。

时值教师节,家委会又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在全国各地中小学,甚至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家委会都是“标配”。但是这个组织的存在,并不能让所有家长都满意。家委会成员选拔缺乏规范、从事送礼等人情交易……近年来,关于家委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

你支持取消家委会吗? 支持,家委会已经变味了 反对,家委会有存在的必要 提交

就在今年2月,广西柳州某教育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学校现有各班家委会终止一切行为,全部解散,还将公示家委会收支明细、退还余额。校方负责人表示,学校更希望减轻广大家长尤其是家委会成员的负担,希望有更多家长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学校教育。

事实上,这不是柳州第一所解散家委会的学校。该市某小学在一年前就已经解散了班级家委会,仅保留校级家委会。该校校长说,主要是部分班级的家委会作用变味,违反规定,收取不合规定的款项;还有,就是部分班级家委会的孩子荣获了荣誉称号,引发其他家长的议论和不满;此外,有家委会过度干预班级管理,不利于班级的发展。

柳州一学校宣布解散家委会。

柳州一学校宣布解散家委会。

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这是国家首次从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强调了中小学家委会工作。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对这项工作作出详细部署,各地也积极响应。

但在实践中,家委会长期备受争议。有专家分析,家委会主要的落脚点,是为学生和家长服务,不应该涉及任何利益的牵连,而且有监督老师和学校的作用,以便于老师和学校能更规范地管理。从这种角度考虑,家委会是有存在必要性的。但有家长呼吁取消家委会,其中存在的乱象是不能回避的。

广州某学校举行2023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

广州某学校举行2023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

9月12日,南方+记者走访了广州多所小学,了解家长对家委会的看法。越秀区杨箕小学的一位家长认为,家委会是学校跟家长们之间的一个桥梁,而且家长方面也需要家委会的人员来做很多工作,比如说班费收集、印刷、学生资料的采购等方面。

但五羊小学的一位家长则表示,家委会有时会起到一些不好的作用,“比如一下要买这个,一下又要买那个。有的时候某个同学买了一个好用的东西,家长说其他人买了,要不都一起买,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互相攀比。”

有的家长认为,家委会无法代表大部分家长的意见,甚至家委会所做出的很多决定,有裹挟民意的嫌疑;有的家委会成员为了讨好老师,无论什么节日,都需要向老师送上祝福,一旦家委会倡导要给老师送些礼物,如果有人不同意就会被孤立;有的家委会成了收取不当利益和费用的工具,帮学校规避了很多风险。

广州市政协委员、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继承表示,家委会存在角色定位不清、职能错位的问题,不少变相成为学校的附属机构。部分家委会成了人情投资的风水宝地,并催生了隐秘的人情交易。“双减”政策出台之后,除了送礼,布置作业也成了家委会的“超额任务”,这些现象都助推了社会不良风气。

刘继承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关于家委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规范家委会的设立与管理,明确在“双减”政策下家委会的角色定位以及权利和义务,禁止家委会从事送礼等不当行为。

南方+记者 沈丛升 张笛扬

实习生 阴梁清

编辑 田一鸣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