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镇积极构建文化强镇,以一动一静赓续黄江文化基因,延续黄江文化优势,以增强文化内核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
动,唤起文化根脉
舞麒麟,新传承。从1911年开始,三新社区客家麒麟舞至今已传承百年,是黄江镇重要的传统文化瑰宝。黄江镇以实践为主,组织开展“我是‘客’代表”客家麒麟舞青少年学习小组,让麒麟舞在新一代中舞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活起来”。青少年与麒麟舞传承人一同练习,练扎马步,落实麒麟舞基本功;抓麒麟头,展现麒麟喜怒哀乐。新老传承在青少年的舞动中直观显现,文化韵味在新老传承中浸润人心。
转两轮,新活力。黄江镇2000年成立自行车队,多次代表东莞参赛,获得了20余次全国性比赛冠军、9次省运会冠军,是黄江镇重要的文化名片。黄江镇不断擦亮自行车名片,在黄牛埔森林公园建设长达17公里的环湖自行车道,运动员在自然生态中肆意成长,赓续自行车文化优势;群众骑上自行车畅享远处风景,自主发掘自行车魅力。以自行车转动两轮拉动体育精神齿轮,实现活力量产,让自行车活力在不同时代下持续感染黄江人民。
2
静,尽享文化粮仓
以历史填补精神食粮。黄江镇积极落实村史馆建设,打造各村文化阵地。村史馆展板展示着老一辈的发展故事,村民们驻足观看触达旧时光,老故事跨越时间在新时代焕发新鲜活力,以老故事中展现的艰苦拼搏激活村民斗志、留住游子乡愁,乡村发展更有奔头。村史馆墙角堆放着的老物件,村民们驻足感受历史变革,老物件穿越岁月风尘,在静默中记录着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无言中为村民提供寻根问源的答案。
在自然煲好心灵药膳。诗人在自然中捕捉灵感,将高山流水裁剪成诗;哲学家用人生感悟自然,将风吹雨雪凝缩成理。人类源于自然,文化是自然的人化,自然兴则人文兴。黄江镇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建成黄牛埔森林公园等多个自然公园,黄江人民登高瞭望塔、横跨悬索桥静享绿色美景,矗立的树木寒来暑往不停换上新的衣装、平静的湖面春去秋来时刻倒映四季的颜色,给人们带来四时的诗意,以自然文化激荡心灵、沁润心田。
用科学点缀成长食谱。科技是黄江发展的密码,创新是黄江进步的灵魂,黄江镇邀请镇内500多家创新企业入驻科技公园,打造了全市首个镇街级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厅,展示着黄江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印记。各项科技成果虽静列柜中,但深植其中的创新活力早已穿过玻璃板直入人心。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政府联合企业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增强黄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完善黄江学子创新人格,激活黄江创新源泉,为黄江发展蓄势赋能。
“动”是“强心剂”,“静”是“定心丸”,黄江寓静于动,贯彻动静结合辩证法,焕发文化活力,沉淀文化内涵,涵养文化内核助力发展。
原标题为《以一动一静赓续黄江文化基因涵养发展内核》
撰文|黄江镇党政综合办政研室陈婷婷
编辑|蔡子航
审校|段博士 韦基礼
统筹|黄江镇宣教文体旅办
本文转自写意黄江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