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指导、香港钟表业总会、广东省钟表行业协会及澳门钟表协会协办的“国潮”主题展,精彩亮相第42届香港贸发局钟表展与第11届国际名表荟萃,六位重量级中国内地独立制表师所创作的腕表,结合中华文化元素与精湛工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2006年无师自通制作自己的第一枚陀飞轮腕表的马旭曙;2005年制作出无框架、无支架的陀飞轮机芯,澳门首位及唯一独立制表人霍飞乐;年仅21岁尚在帝国理工学院读大学时就做出了第一个作品《Orca 虎鲸》饶宽;从事广钟制作及修复工作近28年的魏广文;自学成才,获取钟表维修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高级) 技师的钱国标以及年轻独立制表人曲昶。亲临钟表展现场,与爱表人会面交流。
△ “国潮”主题展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钟表珠宝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钟非遗传承人魏广文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其参照乾隆中后期经典广钟样式制作的历史文化艺术广钟,钟身可以三面开窗,每小时会发出清脆的报乐音乐,每当报乐声响时都会出现不同的精美转花,工艺极其复杂。他表示,广钟的艺术和技术早在几百年前已达到极致,其通常被皇帝收藏于皇宫之中,鲜有会在民间见到,现今也只有在故宫或者博物馆内可见,因此大众对广钟了解不多。广钟有三大特色,首先,外观上具有明显中西结合的特质,既有西方巴洛克风格,亦结合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如宝瓶、金菠萝等寓意吉祥的岭南民间生活元素,以及中国宫廷富丽堂皇的气派。其次,广钟机芯复杂,整体结构及运作需要精细的工艺技术装配。第三,广钟在外观的装饰和镶嵌等方面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岭南民间工艺的集大成者。此次在“国潮”主题展展出的作品,将广钟独特的元素活化运用至腕表制作,为中国制造的陀飞轮注入文化内涵,在市场中具有独特性。
△ 广钟非遗传承人魏广文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立足湾区,协同港澳,构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大湾区文化创意企业、服务广大产业工作者、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更大力度深化与香港、澳门同行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促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