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官方延续一批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其中!3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
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1月1日起
提高3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1
具体标准为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
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
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
2
是否需要重新报送相关信息?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无需重新填报,信息系统将自动适用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但纳税人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有调整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
其中,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需要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扣除标准提高后,纳税人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有调整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但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
3
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享受扣除
《通知》发布前,纳税人已经按照原标准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自9月申报期起,信息系统将按照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此前多缴的税款可以自动抵减本年度后续月份应纳税款,抵减不完的,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继续享受。
4
赡养岳父母或公公婆婆
是否可以享受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中的老人(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包括配偶的父母。
除了这3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外
对于我们年终奖、购房等个税政策
都继续延续了哦!
也就是说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原来的政策
享受退税的福利待遇
一起来看看啦~
关于延续实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
汇算清缴有关政策的公告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或者年度汇算清缴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居民个人可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存在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的情形除外。
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
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年终奖相关内容
戳下方图片,一键了解
什么是全年一次性奖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企业雇员取得的
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考勤奖
应该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
老王全年工资收入200000元,年底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4000元,假设可享受累计扣除金额为44000元。
按照两种计税方式,分别计算全年应纳税额:
(1)合并计税:
应纳税所得额=200000+24000-60000-44000=120000元;
根据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
应纳税额=120000*10%-2520=9480元;
(2)单独计税:
奖金应纳税额=24000*3%=720元,正常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200000-60000-44000=96000元;
根据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
应纳税额=96000*10%-2520=7080元;
合计应纳税额为720+7080=7800元。
※结论:老王在年度汇算时选择奖金单独计税更划算。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奖金计税方式。可通过个税APP分别选择合并计税或单独计税进行测算和比较后再做决定哦。
看到这里了小编给大家汇总一波
截止到目前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的7项内容
▼
(上下滑动查看)
图源:深圳税务
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相关即将到期的政策现在延期
对大家来讲
是一个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好事情
- 内容来源 -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税务、深圳本地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