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12万人次享受“免押金住院”政策!惠民便民服务,花都区人民医院这样做→

广州卫健委
+订阅

9月11日,羊城晚报第A4版刊发报道《住院不用交押金,怎么做到的?花都区人民医院落实惠民便民医疗政策,让患者不出区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全文如下:

“住院押金要在哪里缴纳呀?”

“这里住院不用缴纳押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广州为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水平,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推出多项具体措施。记者走访了解到,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作为花都区唯一一家三甲医院,近年先后落实“先住院、后付费”“先救治、后付费”等便民惠民举措,并通过技术“让数据替群众跑腿”大大提高了群众就医满意度。

  2022年,该院在广州市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测评中排名第五,患者满意度综合测评中排名第八;2022年公布的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该院满意度评价首次获满分。“将心比心,我们用心对待患者,患者也会用心对待我们。”医院工作人员说。

收费员利用推车在患者床边进行结算

群众就医排长队?数据替群众跑腿

  “花都区人民医院是一所有70多年历史的老院区,是服务花都区160多万百姓的广州市区属三甲综合医院。”花都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文伟介绍,由于医院建筑布局年代较早,在现代医疗工作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下,医院的工作流程曾一度受到影响。

  “道路拥堵、挂号排队、看诊排队、取药排队、缴费排队……患者以前来到医院就诊,可以说是处处要排队。”张文伟说,之前往往是看诊十多分钟,排队却要一两个小时。

  在了解到医院的情况后,花都区相关部门尤其重视,经过多方协调将医院门口的双向马路改为了单向马路,患者就诊路途更加畅通。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花都区人民医院2016年建成区内首个智能化立体停车库,缓解了这一难题。

  针对就诊“堵点”,花都区人民医院引进自助挂号系统,并将检查结果放到云端服务器,方便患者随时打印、随时展示。目前,该院自助挂号率达到94%以上,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目标。

  为了缩短群众取药时间,该院药房引入自动化系统,让“电子药师”成为医护帮手。“以往取五味药,需要一位药师跑五个地方,现在机器取药只需一秒钟就可以将五种药取出,大大提高了患者取药效率。”张文伟介绍。

  此外,该院还在住院流程、术前检查等环节进行优化,让群众在非诊疗环节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以往住院办理手续需要30分钟左右,现在在病区办理入住仅需10分钟。”有群众表示,该院的一系列优化措施让他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就医结算不方便?病区一站式结算

  在改善就医流程的过程中,花都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发现,就医缴费问题成为困扰不少群众的难题

  “以往患者在入院环节和住院期间都需要及时缴纳押金,这无形中给患者和家属增加了就诊负担和资金压力。”张文伟介绍,为此,医院推出“住院免押金、出院一次性结算”举措。

  记者了解到,“病区一站式结算”惠民政策实施后,患者可以直接在病区护士站一站式办理出院结算,并且医生根据情况提前1天开具“今结明出”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结算提供了便利。

  2020年12月起,花都区人民医院全面推广“免押金住院”管理模式,推行以来约12万人次享受该政策,截至今年在住院患者中占比83%。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该院还全面落实了“先救治、后付费”模式,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

  为患者免去押金,是否担心患者“逃单”?

  “刚开始确实有担心,但为了便利患者,我们决定试一试。”张文伟表示,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大多数患者能在出院后第一时间足额缴费,少数情况需要弹窗提醒,“逃单赖账”情况几乎没有。

医疗资源不够优?开展组团式帮扶

  记者了解到,花都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牵头成立花都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包括1家三甲医院、1家二甲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0家医疗机构,形成了花都区东部医疗集团的网格化布局。

  在区域内,花都区人民医院持续开展组团式帮扶,自2020年起每年选派3-4名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的医务人员挂任基层医疗机构帮扶副院长或副主任,实现技术的传帮带,有效解决群众找名医看病难的问题。同时,花都区人民医院大力推进医疗专家走基层、进社区,推动康复期、术后恢复期患者转入社区,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

  通过共享医疗设施和长期的医疗帮扶,花都区人民医院大力促进优质资源上下贯通,提高了区域内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专业水平,让更多群众“少花钱少遭罪”就能“看好病”

  “未来,医院将建成‘患者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患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预约诊疗、门诊和住院等一体化服务,‘让服务多跑动,让患者少奔波’。”张文伟表示,下一步,花都区人民医院将深化互联网医院建设,更好落实药品邮寄到家,推动预约检查、诊疗服务项目上线,全力保障患者的日常医疗需求,让便民惠民的政策以技术为载体服务更多的群众。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