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神童到华尔街金融顾问,再到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李垂谊的人生轨迹令人叹为观止。
李垂谊出生于香港的音乐世家,4岁练钢琴,9岁时练习大提琴,随后进入著名的纽约朱莉亚音乐学校学习。长期枯燥地练琴,再加上进入青春叛逆期,李垂谊与妈妈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他盘算起摆脱音乐的“束缚”。
“弃艺从商”后 再续音乐梦
李垂谊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时与父母留影
李垂谊考取了哈佛大学经济系,四年哈佛毕业,他如愿以偿地步入了华尔街的跨国战略顾问公司。然而从商生涯与他曾经所想不尽相同。“工作之后我发现,我是真的喜欢音乐,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怎么欣赏,怎么练琴。”
最终李垂谊选择离开商界,重新学习大提琴。“有几年没有练琴,我的手指真的有些僵硬,但音乐真的是我喜爱的,我必须练好”,在这样的动力支撑上,李垂谊的技艺突飞猛进。他重新考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修大提琴硕士,之后到欧洲深造。
享誉世界的华人大提琴家
在老师的鼓励下,李垂谊频繁参赛,斩获世界四大大提琴比赛国际杨尼格洛大提琴比赛、纽约南堡格、赫尔辛基国际保尔路以及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奖项,是首位包揽四大顶级赛事殊荣的华人大提琴家。
传奇指挥家洛林·马泽尔
称赞李垂谊是“令人惊叹的主角”
李垂谊在EMI录制的舒曼、门德尔松、
肖邦唱片封面
获得杨尼格洛比赛冠军后,李垂谊在世界各地应邀演奏,还与EMI合作出版了几张大提琴CD,并马上成为畅销唱片,作为青年大提琴家,李垂谊已经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是他远远不满足于此,不停地从世界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纽约、柏林、北京、香港、南非、挪威……那把有300多年历史的马特奥・戈夫瑞勒大提琴是他最好的伴侣。
每次旅行,他甚至需要为这把琴单独买一张飞机票,如果在旅途中特别饿,他还会调皮地向乘务员多要一份“大提琴餐”,然后自己吃掉。
李垂谊会在飞机上给大提琴比自己更好的座位
李垂谊在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庆典上演奏
李垂谊带着一把碳纤维琴在加拿大
挑战零下五十度的低温
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李垂谊把音乐带给山区的孩子
红楼往事 以琴叙情
初遇87年版《红楼梦》配乐是2012年,当李垂谊第一次听到王立平的《枉凝眉》与《葬花吟》后,激动不已,过耳难忘,不禁感慨“每首曲子都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因此机缘,李垂谊结识《红楼梦》配乐作者、中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并在过去十年里,先后以中、西乐组合重新演绎上述曲目,推出的专辑亦收获众多好评。也正如他在同名专辑中写道:
“随着我对王老师音乐了解越深,我开始感受到自己在艺术上的悸动: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我,真正与祖先的文化重新联系起来。”
王立平(中)与李垂谊(右)
对于音乐的普适性与传播力,李垂谊曾说过:“很奇怪,音乐带来的那种连接。好像可以一下子和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历史,情感连接上。”
这与《红楼梦》原曲的作曲家王立平老师不谋而合:“《红楼梦》像鱼,哪怕使用红烧、清蒸、煎炸、炖煮等不同加工方式,鱼的原味也不会改变。好比这次用交响乐团的盘子来托着中国旋律,《红楼梦》的韵味依然存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有自己接受度比较高的乐器,这就需要通过多种表现手段来扩展观众群体,让不同口味的乐迷领略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李垂谊2017年与斯拉特金执棒的底特律交响乐团首演了改编自王立平经典“红楼梦”旋律的《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
“我希望用我的大提琴带着观众走进大观园,一起漫游《红楼梦》的世界。”李垂谊曾表达过这样的愿望,他也确实做到了。
李垂谊演绎《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片段)
2023年9月28日,家国团圆之际,李垂谊将携手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得奖钢琴家李嘉龄,从肖邦笔下的经典旋律,徐徐步入大观园,上演西方古典乐与中式典藏《红楼梦》的隔世浪漫篇章。
《红楼梦随想》演奏同时,还将同步放映金像奖获奖导演毕国智执导的短片,引领观众在音乐、舞蹈、演绎、文学、影像的五重多维体验中,感受《红楼梦》这部国粹名著的立体冲击。
曲目单
肖邦
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5
肖邦
升C小调夜曲
肖邦
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作品3
——中场休息15分钟——
王立平
《大海啊,故乡》
王立平
《红楼梦大提琴随想曲》
(黄学扬、李垂谊编,配合录像)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演后谈
演后谈,常被视为观众进一步理解作品、创作者通过观众审视创作的机会。
本次演出结束后,艺术家李垂谊将会和观众进行交流,分享更多台前幕后的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这次演出及艺术家的创作心路历程。敬请期待!
本场演出为中港交流节目
由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东莞玉兰大剧院
联合主办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9月28月 周四 20:00
演出时长:75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