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8月,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多彩阳光队”的11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惠阳区平潭镇光辉村,开展“移动地理实验室,探寻我的家乡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活动。活动结束后,其中3名大四学生选择在平潭中学实习,并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光辉村位于平潭镇东部,辖区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亩。全村农业占比重90%,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瓜果、玉米等农作物。”光辉村村干部与学生们座谈,介绍村内基本情况,以及在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努力下的乡村变化,希望青年大学生要坚持初心,敢于奔波于田间地头,敢于奉献自己,为乡村振兴助力。
大学生队员们后续深入当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向当地村民、返乡创业青年等人群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同时做好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工作。在参观惠阳蓝阳农产品有限公司时,得知成立该公司是为了搭建助农展销平台,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难卖问题,提高零散农户收入,但缺少生动的农业文化元素。团队成员当即发挥在绘画设计方面的专长,以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和稻谷、水果等农作物为元素,在公司外墙进行墙绘创作,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赏,并获得一致好评。
惠州学院学生黄麒诚表示:“我感受到村民的朴实、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以及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创业青年对理想的热忱更是深深把我打动。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奋斗,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黄麒诚、郝道敏、黄名贵3名大四学生被光辉村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决定留在平潭中学任教。他们将发挥所长,变身“乡村宣传员”,制作小视频等推介光辉村的美食美景,化身“网络销售员”,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将滞销农产品销售出去,成为村干部和村民的好帮手。
此次活动的带队老师黄文苑是土生土长的平潭人,看到学生们为了家乡的发展献计献力,倍感欣慰。“长大后为家乡建设出力是我从小读书的梦想。回到母校工作后,发挥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我们成立了‘多彩阳光队’,让学生的青春与乡村振兴来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一直在努力。”
近年来,平潭镇巨大的农业发展潜能,吸引了不少高校学子前来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他们奔赴田间地头,破解乡村难题,以青春之力助力平潭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方咏诗 叶然
编辑:陈丽 誉靖怡
原创 转载请注明: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