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一缕秋风,撷一束暖阳,驾车从廉江市区沿286省道行驶约30分钟,便可抵达兴旺中塘乡村旅游景区。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风貌相近的农房,外墙素净淡雅,屋顶那一抹抹橙红色却显活泼跳跃,似在传递令人昂扬的红色精神,也让整座村庄迸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廉江市“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之一。2022年,廉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工作部署,以产业为依托,整合文化、旅游等资源,以“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良垌镇为主阵地,率先在良垌、石城一带打造“多彩良垌·醉美荔乡”近郊农(文)旅连片示范带。
该示范带于2022年3月中旬开始设计,同年7月份完成大体建设,总投资26230.5万元,全长38.5公里,串联2个镇5个行政村79条自然村,包含中塘村、后塘村、平田济村3个特色精品村以及10个连片美丽宜居村,共覆盖人口3.3万余人,形成特色鲜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中塘村革命故事园(张璠/摄)
村貌蝶变
三个半月实现“改头换面”
碧水环绕、绿意盎然的中塘村,是“多彩良垌·醉美荔乡”示范带上的一颗靓丽明珠。
走在村内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目光所至,岭南风格民居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从红船码头登上游船绕湖一周,清风徐来,令人惬意。滨水步道上,村民、游客三三两两散步或休憩。小公园里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中塘村滨水步道(张璠/摄)
中塘村同心桥(张璠/摄)
去年3月以前,中塘村却是另一种面貌。“当时村里没几栋房子,村路旁都是密密麻麻的竹林,连车都开不进来,路边都是发臭的垃圾堆。”回忆起过去村内的情形,中塘村党支部书记全王新感慨颇多。
改变,源自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仅用短短三个半月,中塘村就实现了从“脏乱村”到“精品村”的精彩“逆袭”。
这是一场高位推动之下的攻坚战。据了解,为推进示范带建设,廉江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良垌镇乡村振兴连片连线特色示范带项目建设指挥部,形成党委带头、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机制,采取“单位+企业+干部+党员”上下联动的方式对示范带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由市领导挂点镇,69名新提拔市管干部驻村,共集结2800多名党员干部奔赴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线,并大力推进机关单位促振兴和“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21个单位和18个企业到各自然村挂点,列出任务清单,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如何将工作目标具象化并推动落地实施?在廉江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看来,注重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见是示范带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我们联合设计团队先到村里进行摸查,根据当地特色进行总体规划,制定出设计方案。之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得到认可后再最终拍板。”在“政府+企业+村民”这一三方协同的链条式流程下,每个村在既有资源被充分挖掘的过程中,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按照“突出岭南乡村特色风貌、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原则,廉江市委托设计方泛华集团为示范带内79条自然村量身定制乡村建设规划,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统筹推动水、电、路、气、讯、广电、物流“七张网”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五化”和公共服务水平,并重点对示范带沿线村庄进行农房外立面风貌提升。
示范带总设计师黄炎山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设计团队结合各村原有建筑风格和文化特点,为每个村设计了独有的色调和风格。如红色革命村中塘村的房屋主要采用视觉冲击力较强的橙红色树脂瓦顶,而以茶产业闻名的后塘村则以清雅秀丽的灰色调为主。据统计,此次示范带建设改造房屋达1000多栋,共涉及5个行政村。
中塘村房屋风貌(张璠/摄)
文旅融合
革命老村焕发全新活力
“赶在小孩开学前,带他出来开开心心地玩一次!”家住湛江市区的冼女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她特意带着小孩自驾半小时来“打卡”中塘村这个新晋网红景区。
作为南路革命中心地区之一,中塘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为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这个红色革命老村已经成功升级为集乡村观光、乡村美食、农耕文化体验、游乐园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充分整合带内生态、红色文化等各类资源,廉江市将中塘村作为示范带建设的重要一步,依托村内原有的中塘革命纪念馆,按照“五区一环”的结构布局进行整体打造。“五区”分别为入口迎宾区、革命主题滨水休闲区、红色文化展览区、红色民俗体验区、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区,“一环”为革命老区研学观光环。
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秉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中塘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后续运营与发展。2022年10月,村里引进中塘乡村运营公司,该团队进驻后同步开展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引进集装箱民宿、农庄、小卖部、夏令营基地等多个社会投资项目。
圆形的飞碟、半透明的太空舱……景区滨水步道旁的小树林里,有一处极具未来感的场景,这正是中塘村精心打造的安朵集装箱民宿。“虽然还没有正式在线上平台销售,但通过电话预约,节假日期间我们的房间基本都是爆满状态。”民宿工作人员阮文慧介绍,目前已经开放7个集装箱供游客入住,未来还会开放更多房型,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
中塘村集装箱民宿(张璠/摄)
中塘村集装箱民宿(张璠/摄)
除了集装箱民宿,恐龙园、水果清吧和露营基地等各类休闲项目,也是为红色文化旅游度假村精心设置的一连串“流量密码”。据介绍,景区投入运营以来,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以上。
景区项目的运营、客流量的增加,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目前,景区各类项目已为超过200名村民提供岗位,每人每月工资从3000至7000元不等。“试运营期间工资已经有3000元一个月。”负责民宿保洁工作的邹阿姨笑着说。
中塘村露天餐厅(张璠/摄)
中塘村露天餐厅(张璠/摄)
电商兴农
特色农货走向广阔市场
荔枝是良垌镇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目前良垌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0.4万亩,为湛江荔枝种植面积第一大镇,是全国最大的荔枝出口基地。2022年,良垌镇荔枝销售超10.2亿元,出口7428吨,出口占全省一半以上,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良垌荔枝如何实现产销两旺?位于“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精品村——平田济村,正藏着产业兴旺的密码。
“千亩平田之地,可万世共济也”,这是平田济村的祖先赋予村名的美好寓意。平田济是苑瑶村下辖的一条自然村,位于良垌圩镇西南面,农业资源丰富,荔枝种植规模有3000多亩。近年来,完善冷链物流、插上电商“翅膀”的平田济村,走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共济”之路,示范带动当地乡村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张永标是平田济电商中心负责人,也是廉江市丰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下称“丰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2年,他带头成立丰业合作社,带领250户社员种植荔枝等当地特色作物。随着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2019年起,丰业合作社开始与京东合作,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2020年,张永标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连片流转400余亩土地种植火龙果、番石榴、辣椒等作物,还带动全村85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根据协议,公司给予村民300元/亩/年的固定租金收益,并将农产品销售利润的20%用于村民分红。此外,公司还开发了电商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商销售。
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一定的电商基础,2022年,平田济村入选“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品村创建项目,获得财政资金300万元,建成600平米的电商中心,打造会议室、展示间、直播间等功能区,并引入专业电商团队,助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逐渐将服务范围拓展到整个湛江地区。
有了电商渠道的加持,平田济村今年荔枝季的销售额显著提升。据统计,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荔枝营业额达到600万元,比传统销售渠道的利润高出20%-30%。
“目前我们有20名长期合作的主播,他们分为4个团队,每日进行全平台直播。”张永标介绍,目前直播团队可在室内、室外两种场景进行开播;每到农产品收获季节,主播们便深入田间地头,为消费者“沉浸式”展示廉江特色农产品。
电商中心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张永标介绍,平均每日有约30名村民在电商中心从事打包、分拣等工作,日均工资200元。
平田济村电商中心的直播团队在线上推介特色农产品。( 受访者供图)
荔枝季,平田济村热火朝天的分拣打包场景。(受访者供图)
聚焦电商产业,平田济村正擘画全新版本的发展蓝图。张永标表示,接下来,平田济村电商中心将探索从“卖货商”到“服务商”、从单打独斗到跨域联动、从大单品到全品类的转变,强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进行合作。“目前已经有广西、福建等地的老板提出合作意向,希望能让更多的农产品通过我们的平台走向全国。”
【记者】林伊晴
【见习记者】张璠
【通讯员】陈碧泉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