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黄埔文冲:未来3年内产值规模力争超220亿

南方+ 记者

“广州将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打造成另一支柱产业,这让公司上下都倍感振奋。”9月12日,广州召开“‘二次创业’再出发”之高端装备制造业媒体访谈会。会上,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黄埔文冲”)副总经理李凯表示,他们作为驻穗百年军工央企,将坚守“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企业使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始建于1851年,是我国第一家近代船舶工业企业,是我国最早期产业工人的诞生地之一,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和国家核心军工企业。

李凯介绍,中船黄埔文冲在国家和省市区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产出规模、产品研发、先进制造、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相较于21世纪之初,公司年均产出从数亿元增长至当前的120亿元,增长幅度近20倍。尤其是近年来,公司打造了多个高端制造名片,陆续交付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世界最先进的远洋渔业捕捞加工船、亚洲最大功率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和我国首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标志产品。

此外,该公司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目前拥有国家、省、市各级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3个,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0余项,其中有包含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防科技进步奖19项。

今年1至8月,中船黄埔文冲总体经营情况良好,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已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经营承接109亿元,累计完工交船27艘,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目前,公司手持订单约500亿元,各厂区、各条生产线任务饱满,交船计划最远已排至2027年底。

李凯表示,中船黄埔文冲接下来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挖潜提效实现跨越发展。公司将加大“鸿鹄”系列集装箱船与“海鲸”系列散货船等自主品牌研发与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应用与适量要素投入进一步提升资源产出效率,将在未来三年内使产值规模从当前的120亿元奋力提升至220亿元以上,进一步为广州工业经济增长、财政税收、就业带动等方面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该公司将配套协同赋能产业集群。船舶工业具有产品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产品采购成本占比超过60%,与国民经济中钢铁、机械、电子、仪表、轻纺等80%以上的部门有直接关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目前珠三角地区的船舶配套基础薄弱,配套本地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公司将与招商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拉动产业链相关配套厂商向本地逐步集聚,进一步提升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南方+记者 傅鹏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