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金鲳鱼产量位居湛江首位,“黄金使者”筑牢“蓝色牧场”

南方+ 记者

阳光照耀下的雷州海域波光粼粼。身披金甲、内里雪白,一条条金鲳鱼在海水中被捞起,投入运输船。从8月底到冬季来临前,都是雷州金鲳鱼大量上市的季节,养殖海区和码头人来人往,一片繁忙。

“以每条规格约500克的金鲳鱼为例,今年价格还可以,近期塘头收购价每斤价格约18元。”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戈表示,企业养殖、加工的金鲳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也出口至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雷州金鲳鱼是湛江海洋牧场的明星产品之一。近年来,雷州市顺应现代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调整养殖品种和结构,大力发展深海网箱金鲳鱼养殖,保障优质海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加快发展“深蓝渔业”。2022年,雷州金鲳鱼产量达27640吨,比2021年增加4795吨,约占湛江的三分之一,产量居湛江首位,金鲳鱼产值将近9亿元。

自然环境禀赋

优良水质养出好鱼

雷州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海岸线长406公里。作为湛江市海水鱼养殖的主要基地,雷州气候温和,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海水质量处于1—2类海水水质标准之间,海水潮差大、交换量大,有较强的自净能力。

时间回到2015年。当时,湛江市对深水网箱养殖区进行规划,在雷州规划了东里、乌石、流沙3个深水网箱养殖区,规划养殖面积480公顷。近年来,雷州市出台了《雷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年~2030年)》,为深海养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相比东海岸,雷州西海岸风浪较小、水质情况优越,十分适合金鲳鱼养殖。上世纪80年代中期,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养殖户把金鲳鱼引入流沙湾海域进行养殖,获得成功。此后,这条鱼一路乘风破浪,撬动地方经济发展。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鲹,肉质厚实鲜美,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鱼肉中就含15.6克蛋白质。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金鲳鱼是热带巡游性鱼类,偏爱在海中“逆流而行”,这是金鲳鱼拥有好口感的原因之一。

金鲳鱼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放苗,经过6至8个月的生长,便可收获上岸。熟悉金鲳鱼的人都知道,这种鱼对生活环境十分挑剔,无论水质、水温还是水流,都需达到一定标准。

“这条鱼在水中不停地游动,自身呼吸耗氧量大,需要海水溶氧量高。通常来说,水质好的话,溶氧量会比较高,水质差的地方容易出现病害与死亡现象。”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汤保贵介绍,能成功养殖金鲳鱼的地方,意味着当地的水质条件比较好。

“今年,湛江市规划了一批海洋牧场项目选址,其中流沙湾1号海洋牧场位于雷州西海岸,规划面积近690公顷,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委托南海水产研究所对流沙湾1号海域进行用海规划布局,设计项目实施内容及研究项目可行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雷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刘星说,该公司正积极与市内主要水产养殖企业加强对接,谋求共同合作的新路径。

金鲳鱼“搬家”

从渔排到网箱再到智能平台

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码头,每天天还没亮就已经热闹起来。不少养殖户会从这里出海,到海上照看自家的鱼儿。从码头往远处驶去,一路上伴随着溅起的朵朵浪花,依次见到近海渔排、深水网箱和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湛蓝的海里孕育着无限生机。

近岸养殖网箱密度大、水流不畅,容易造成网箱间交叉感染,且抗风浪能力较弱。在雷州,随着近岸养殖空间饱和和市场对水产品品质需求的提升,金鲳鱼逐渐从近海“游”向深远海。

刘东戈介绍,2017年左右,海威集团开始在近海渔排养殖金鲳鱼,随后慢慢转移至重力式深海网箱。尽管雷州金鲳鱼养殖已有一定年头,但此前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会轮养黄花鱼、石斑鱼、金鲳鱼等,金鲳鱼产业规模较小。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金鲳鱼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较为稳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相比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的金鲳鱼口感更好,也更加安全。”刘东戈说,每年3至6月,海威集团会持续投苗,在重力式网箱中进行分批次养殖,确保新鲜金鲳鱼有较长的上市时间。

何盈 摄

何盈 摄

眼下,雷州已投产992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其中超过90%位于流沙湾,湛江市现仅有的2个半潜桁架式智能养殖平台均落户雷州。

其中,“海威2号”是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搭载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化养殖设备,可节省人工成本60%,为渔民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该养殖平台比传统重力式深海网箱更安全,能抗15级的台风,设有双层网,在台风来临时,即使一层网破损了,还有另一层兜住鱼。

由于目前金鲳鱼需求量大,原计划养殖名贵鱼的“海威2号”,也养了不少金鲳鱼。半个多月前,“海威2号”迎来首批“住户”——约100万尾、共20多万斤的金鲳鱼苗以及部分鳘鱼、军曹鱼。这批金鲳鱼能赶上春节前后上市,预估产值2000万至3000万元。

打造金鲳鱼品牌

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在四川绵阳的普通火锅店里,一条来自雷州、重约七八两的金鲳鱼,价格最高可达100元。自去年以来,广东持续推进金鲳鱼“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金鲳鱼知名度、美誉度日渐上升。

金鲳鱼品牌的打造,离不开金鲳鱼品质的保证。雷州持续强化养殖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尤其是饲料、渔药和添加剂等,大力清理整顿渔药市场,开展渔资打假工作,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使用,确保投入品安全。近几年,在国家、省水产品质量抽检中,雷州金鲳鱼质量合格率都达100%。

同时,雷州积极推进健康养殖模式,构建完善的养殖监测网络,逐步完成金鲳鱼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21年,雷州金鲳鱼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张令 摄

张令 摄

在种苗方面,雷州拥有规模金鲳鱼苗种场2家,每年育苗达到1.8亿尾,主要销往海南、广西、广东。

在预制菜方面,不少企业开始试水金鲳鱼预制菜加工。尽管预制菜研发成本高,但在“懒人经济”兴起的当下,简便好吃的预制菜备受市场推崇。

广东画景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板块负责人陆圳祥说,企业做粗加工预制菜已有几年时间,如一夜埕金鲳鱼,近期正在对预制菜产业进行升级,研发不同种类、口味预制菜,预计今年推出预制菜新品。

陆圳祥认为:“如今正是预制菜风口,基于全产业链发展的概念,贴合当下市场发展,我们选择对预制菜产业进行升级,正在找相关厂家进行合作,从调料、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

如今,湛江金鲳鱼种苗繁育、养殖管理、加工流通等产业日趋完善,“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我非常看好金鲳鱼的发展前景,金鲳鱼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快,而且近年来价格比较稳定,这让我们民营企业对金鲳鱼很有信心,会继续布局全产业链、全品种养殖,让金鲳鱼走出湛江,走出广东,享誉全国。”刘东戈说。

南方+记者 林露

编辑 陈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