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三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

国地资讯
+订阅

日前,中山市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工作推进会,中山市三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深入实施经济提升、乡村提质、城镇提档三大行动,做大做强省级中心镇实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2023年上半年,辖区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的中山市三乡镇,实现了5.9%的GDP增长。在中山市三乡镇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工作中,国地科技提供了政策咨询、试点申报、方案编制等全流程综合服务,助力中山市三乡镇以全域多维发展为导向,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打造生态宜居、品质谷都。

 1.从“小散乱”到千亩连片,构建高效农业新格局 

中山市三乡镇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也有大量零散耕地分布于西部山体周边或穿插于工业区,耕地分布较为破碎。为解决土地利用碎片化的难题,中山市三乡镇通过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和垦造水田,将位于工业厂房区域、水质和种植条件差,且未能与周边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腾挪,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集中连片,打造“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新格局。

据悉,试点期间,中山市三乡镇计划完成垦造水田项目4个,计划垦造面积2316亩,预计新增耕地2244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能够更好地推动耕地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也为重点建设项目腾挪空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提到,目前多个项目都在紧张推进中,涉及的工作量非常大,内容复杂。农用地整理是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垦造水田,可以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这当中,产生的水田指标优先用于当地占补平衡需要,有利于挖掘当地土地资源潜力,通过增加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耕作条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2.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全面激活产业发展新潜力 

走进中山市三乡镇古鹤建材城,连片的锌铁棚厂房挤压在主干道G105和加密八线的夹角中,现场杂乱,经济总产出较低。而翻开土地整理名册,此区域共涉及11宗用地,既有国有建设用地,也有集体建设用地,其中又分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各种土地可谓“星罗棋布”。

“针对这一片区,三乡镇充分利用‘工改’政策利好,通过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手续、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土地分割、土地改变用途以及土地合并等多种手续,将11宗用地整合为3宗用地,对工业与商住区域进行重新布局,实现空间功能优化。”中山市三乡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靠G105国道侧的66亩用地已由企业竞得,用以打造中医药产业园,眼下项目已开工建设,首期工程预计年内封顶;另约100亩工业用地,由村集体自改并结合中医药产业由镇引导招商。原有的6块零散商住用地集中改为商业用地后,从原来位于混杂区域调整到独立一角,预留村集体日后发展。未来这里将是一个有成熟配套的产业园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整块区域将形成一个布局清晰的产城融合生态模式。

除了古鹤村,白石、塘敢、茅湾等村居也正通过“工改”焕新村内的工业项目。目前,中山市三乡镇建立起以1个半导体主题产业园、4个百亩级的连片改造项目及多个宗地项目为主战场的“1+4+N”土地整理平台。其中,镇北部的乌石村、大布村部署了超6000亩的中山市半导体产业园,重点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打造成为省级高端产业园区、中山先导产业聚集地。古鹤村更是探索出中山首个“政府挂账收储+异地代建”的“工改”项目,成为公开出让融入“异地代建”的典范。中山市三乡镇工改专班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中山市三乡镇已经通过“工改”腾挪出了约1200亩的产业空间,今年完成了一个超200亩的连片拆除项目。

 3.治理城市内涝,保护生态环境 

位于中山市三乡镇新圩村的三乡中心蓄洪湖,泵闸工程主体建筑基本完工,未来将配合蓄洪湖实现“调洪削峰”,控制内涝。

三乡中心蓄洪湖泵闸配套项目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此前因为涉及耕地问题曾停滞多年。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后,通过落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进出平衡使进度得以加快。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优化主要由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对提高麻子涌、乌石蓄洪湖、谷都截洪沟、白眼涌整治及连通东生围河工程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能力及水体整治都有极大帮助。

中山市三乡镇四面环山,镇内54条内河涌,大多汇聚到茅湾涌后排入坦洲河道流入西江,茅湾涌承担了三乡约80%的排水量。由于排洪河道单一,一旦暴雨来袭,镇内河涌水位就会急剧上涨,如果遇上外江潮水顶托,便会出现内涝。“三乡中心蓄洪湖工程实施后,可以利用蓄洪湖进行调洪削峰,同时可以与鸦岗运河水系联通,河涌与蓄洪湖相互补水,活化水体,改善水环境。”中山市三乡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解释。

 4.擦亮古村文化招牌,打造南粤之窗 

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特色精品示范村,是中山市三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重点风貌提升及历史文化保护项目。雍陌村是近代著名维新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的故里,雍陌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郑观应文化资源、岐澳古道和中山温泉,是中山又一个文化地标。中山市三乡镇通过开展建筑改造、历史建筑维护整修、景观绿化,完善设施配套,重点打造岐澳古道,拆除临河违建,建设美丽廊道示范路等系列工程,带动雍陌推动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传承保护乡村历史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湾区样板。

2021年,中山市三乡镇在进行雍陌上街岐澳古道示范段的风貌提升工作时,选取了雍陌郑公祠—郑观应故居段共37栋房屋作为示范,修缮两侧16间传统风貌建筑,整治21栋现代建筑,使岐澳古道有了崭新的面貌。其中,百年宗祠云庄郑公祠被活化成“书屋驿站”,成为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广东唯一入选的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

注:内容整理自中山日报、南方日报的《中山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百千万工程”打下扎实“地基”》《中山三乡:乡村产文旅融合传承香山古韵》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