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若碰上防不胜防的台风暴雨天气,水灾过后的我们又如何应对高发传染病呢?近日,番禺区疾控中心发布警惕传染病防护指南。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灾过后容易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包括有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呼吸系统疾病和咽喉痛,有时还有口腔溃疡或皮疹。
因此保证水源或食物卫生很重要,做好个人防护,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吃任何被水灾污染过或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加强对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清洁管理,定期清除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家庭开展灭蝇灭蟑螂活动,及时清理毒鼠屋。先清污,后消毒。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对水灾污染过的净水、缸水、涝坝水,对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先清污,然后尽早进行消毒,物体表面、墙壁、地面可采用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mg/L二氧化氯或1000mg/L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登革热
台风暴雨天气积水增加,蚊虫孳生加快并到处 “行凶作案”,其中伊蚊(俗称“花蚊子”)更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典型的症状是高热、“三红”、“三痛”和皮疹。如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旅行史,或自己活动的城市有确诊病例,再加上出现“热、痛、红、疹”,则很有可能得了登革热。如何预防登革热?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暴雨过后,水生植物,瓶瓶罐罐,储水池,垃圾桶,地下沟渠都是蚊虫孳生的绝佳选择地方。因此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卫生,及时灭蚊虫清积水很重要。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构体病”)的传染源是野鼠类(黑线姬鼠、 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等)、家畜(猪、犬、牛等)。
水灾过后,人可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而感染构体病,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本病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如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
有效预防方法是避免间接或直接接触污水,做好隔水防水措施,戴手套,穿水靴,穿好隔水衣物,保持环境卫生。
最后,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在做灾后传染病预防措施前,大家台风暴雨天尽量减少外出。
文:番禺融媒记者 刘莉 通讯员 张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