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芬芳,洒满阳光。阳光的课堂,书声琅琅。心中的信仰,扬帆远航。你点亮我希望,乘风破浪。”
9月12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之际,第三次被纳入艺术节专项活动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主办方公布了本届诗歌季主题曲——由澳门少儿艺术团出品的优秀童谣《和光逐梦》。
据悉,《和光逐梦》由京珠澳三地艺术家共同打造,由澳门音乐人王颖莹作曲,珠海艺术家崔涛填词,北京著名作曲家马洪波编曲,澳门培正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赵沛淇演唱。参与音乐录制的还有亚洲首席爱乐乐团,伴唱为著名的北京深空合唱团。MV作品由澳门少儿艺术团出品,在澳门少儿艺术团团长梁剑丹和顾问颜展红的监制下拍摄完成。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和光逐梦》是一首积极向上、充满拼搏竞技精神的少年歌曲。作品清新淡雅,立意深刻。“和其光,同其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为不锋芒毕露,却也不随波逐流。同时,作品还蕴含了拼搏担当与珍惜时光的美好寓意。之所以选择这首作品作为本届诗歌季主题曲,除了歌曲本身的优秀品质之外,更寄托着诗歌季对大湾区内外的小诗人向着美好未来追逐梦想、实现自我的由衷祝福。
“《和光逐梦》能成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曲,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这是诗歌季对本团出品给予的极大肯定。”澳门少儿艺术团团长梁剑丹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艺术团推出这首童谣的初衷,是为了通过音乐演唱与吟诵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儿童知识,同时把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她告诉记者,《和光逐梦》利用了《千字文》的片段,以童谣的手法来吟诵,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特色。同时,歌词中加入了多首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经典意象,古今融合,将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也是这首作品的亮点。
梁剑丹透露,在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北京、珠海、澳门等地的主创人员都会及时沟通,从词曲创作、编曲、演唱到MV拍摄,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她认为,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通过跨地域合作,可以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丰富彼此的艺术创作,同时为听众带来新鲜和多元的艺术体验。
据曲作者王颖莹介绍,拍摄歌曲MV时,除了让每一个聆听者都感受到暖光与梦想之外,主创团队更是辗转澳门多个景点,力图多方位地展现澳门的风采,“让大家发现澳门这座时间刻痕和时尚尖端并存的繁华城市魅力。”MV中有一个景点是在澳门黑沙海边拍摄的。拍摄时正值冬季,当天下着小雨,寒风刺骨。为了配合录制效果,小歌手赵沛淇只能身穿单薄的裙装,忍不住冻得瑟瑟发抖,依旧坚持把导演安排的镜头都完成到最佳。虽然这是她第一次参与MV拍摄,但她不怕苦、不惧难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及围观群众的交口称赞,真正体现了歌曲中奋勇向前、坚持不懈的精神。
至今,澳门少儿艺术团已出品了多首精品童谣,这些作品歌词优美,旋律活泼,宣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此外,该团积极推动澳门与内地文艺界交流学习,还曾多次登上央视春晚、新年音乐会、跨年晚会等舞台,今年还参加了广东卫视的《国乐大典国秀音乐节》、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湾区有新声》流行歌手大赛主题曲澳门版MV录制等大型文艺活动。
梁剑丹评价说,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为大湾区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在增进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湾区人文共建,推动湾区文化繁荣和发展方面,发挥了艺术教育独特的积极作用。诗歌季主办方负责人也表示,诗歌季非常重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外的艺术合作、交流,今年的活动还特邀了来自港澳地区的重磅嘉宾担任终审评委。诗歌季举办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守护孩子真实、自在、有趣的表达”,以诗育心,以美启真,希望更多的人通过《和光逐梦》这首作品,看见包括澳门在内的大湾区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奋勇拼搏的精神面貌,期待能有更多小诗人共襄盛事,一同用童真和诗心为湾区增光添彩。
【策划】李文龙
【统筹】郭珊 刘奕伶
【采写】郭珊 南方+见习记者 戴雪晴
【通讯员】杨林清
【视频剪辑】南方+见习记者 陈文夏 谢鹏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