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终身遗憾叫“换完牙再矫正”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在牙颌畸形中,对颜值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前牙反颌,从外貌上就可直观体现出来。

前牙反颌是常见的一类错颌畸形,民间俗称“地包天”,为下颌牙齿盖住上颌牙齿。可发生于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包括乳牙期、乳恒牙交替期和恒牙期。

地包天的治疗比较复杂,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极高的要求,“尽早治疗、选对医生”是地包天患儿家长的首要任务。

病因有哪些?

01

先天遗传疾病和遗传因素

先天性疾病如唇腭裂会导致上颌发育不足。此外,前牙反患者通常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因素。

02

全身性疾病

佝偻病、内分泌紊乱、钙代谢异常或脑垂体功能亢进等常导致下颌前突,引起前牙反颌。

扁桃体及腺样体慢性炎症或肥大会导致患儿呼吸不畅,而患儿为了缓解通气障碍会被迫前伸下颌,长此以往会导致下颌前突,引起前牙反颌。

03

后天环境引起下颌前伸造成前牙反颌

✦不良喂养姿势:如婴儿平卧自抱奶瓶吸奶,下颌向前用力吮吸,行成乳前牙反颌。

✦乳尖牙磨耗不足:乳尖牙(特别是下颌乳尖牙)牙尖过高,形成乳尖牙间早接触,为避免早接触,下颌反射性跳跃向前移位,形成前牙反颌。

✦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上嘴唇、前伸下颌及唇闭合不全等习惯会造成前牙反颌。

✦多数乳磨牙早失:严重龋齿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多颗乳磨牙早失,或先天性多颗乳磨牙缺失会严重影响患儿咀嚼功能。因后牙缺乏咬合接触,患儿被迫用前牙进行咀嚼,使下颌被动前伸,形成乳前牙反颌。

反颌不仅影响颜面美观和口腔功能,还会极大的影响心理健康。早期反颌多为牙性及功能性反颌,在患儿能配合的情况下,应该尽早治疗前牙反颌,以解除下颌对上颌的生长限制,促进颌骨正常生长发育。如不及时治疗,简单的牙性或功能性反颌可能会发展为骨性反颌,治疗难度随之加大。

如何治疗?

✦乳牙期:一般在3-5岁时进行矫治,太早儿童难以配合,太晚则乳恒牙开始替换,乳牙牙根发生吸收会对治疗造成影响。乳牙期反颌通常为牙性或功能性反颌,治疗相对简单,疗程也较短,一般采用活动矫治器将乳上前牙推向前方,3-6个月即可完成治疗。

✦替牙期的牙性反颌或轻度骨性反颌可通过2×4矫治器进行治疗。

✦乳牙期及替牙期较为严重的骨性反合(上颌发育不足),需要前牵引上颌骨治疗,最佳治疗时间为8-9岁前,乳牙期治疗疗程通常为6-8个月左右,替牙期治疗疗程通常为8-12个月左右。

✦恒牙期反颌:如果骨性畸形不严重,通常可采取正畸掩饰性治疗。

✦如果骨性畸形严重(如严重上颌发育不足或严重下颌发育过度),需成年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

在矫治牙齿及颌骨畸形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口腔不良习惯以及气道堵塞问题,如果有吐舌吞咽、咬上唇及前伸下颌等不良习惯需尽早破除,如果存在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需及时前往耳鼻喉科治疗。

当儿童进入生长发育高峰期后,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也来到高峰期,随着下颌的不断向前生长,反颌可能会复发,需再次矫治。即使在早期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无法完全避免反颌复发,但早期解除反合可以防止上颌骨正常向前生长受到抑制,促进牙颌面的协调发展,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后续的治疗难度,降低手术治疗的概率。

来源:口腔科 王晶晶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