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地区的巨大消费空间,不仅打开市场新增长点,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活力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第四个年头,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正迎来向市场化驱动的重要转折点。那么,供给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行业如何合力优化使用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有着怎样的战略意义?
为此,南方+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推动其下乡同样也该利用市场化手段。
南方+:推动下乡能为新能源汽车找到新的增长点吗?
许海东: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一、二线城市较高,在农村市场较低。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更多人会买车,所以农村和三、四线城市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南方+:从生产者角度来说,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产品,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这方面如何平衡?
许海东:开发新车型肯定意味着增加成本,但是中国的农村市场潜力很大,企业的眼光要放远一些,如果把车型开发好,不愁没有消费市场支撑,同时为开拓全球市场积累经验。通过农村消费者的大量使用,积累车型改进经验和完善数据,形成一些爆款的车型,企业未来还可以走向全球,满足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为推动双循环的新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对新能源汽车下乡涉及的相关行业、庞大群体来说,优化使用环境意味着很高的成本投入,怎样合理整合资源,跨行业加强合作?
许海东:不光是政策规划、引导、加强规范,行业多方面的力量都已经在参与,例如渠道这块,主机厂、经销商在布局服务维修网点,电池厂家也完善维修、回收布局,从政策到行业,这是社会综合出力的过程。
再以充电设施为例,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都在建立的过程中,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领头,加上行业内较大企业的布局,会带动整体行业发展,同样在农村地区也是如此,规划选址、运维成本等挑战,会进一步引导企业进行差异化布局。
南方+:如何理解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战略意义?
许海东:首先农村市场更为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方向。其次,新能源汽车在乡村的使用,是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既有利于农村消费者,还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乡村的绿色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整体双碳目标的实现。再次,提前布局面向农村的充电基础设施,也将推动乡村自驾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村新能源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投资建设而转为劳动者的收入,解决就业,拉动消费。
南方+记者 魏泓泉 实习生 邱晨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