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丨万江:方寸之间皆是生活 茶香四溢引人遐想

万江政法
+订阅

百年树下,古琴悠悠。闹中取静,焚香品茗。远离外界烦扰,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心灵“栖息地”;赏茶艺、品茶韵、观茶史、学茶礼,满足对茶的一切想象……万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茶香四溢,不仅有石美茶文化小镇,更有散落在该街道各类别致的茶空间。

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成为承载市民精神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另一空间。日前,东莞首批30个以“·莞”为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惊艳亮相,万江街道的言一人文空间·莞、万江茶文化馆·莞等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上榜。

“言一人文空间·莞”

从废墟中“开”出的美学美育空间

在有“东莞鼓浪屿”之称的下坝坊里,各色的文化创意在此交融,每到华灯初上或假日,充满文艺气息的古村落便热闹起来,言一人文空间就藏匿在这里。

在下坝坊兜兜转转,穿过一条条幽幽小巷,终于在一座别致小院上,寻觅到“言一”。我们知道,目的地到了。

走进言一人文空间,四处弥漫着中华传统韵味的美学氛围。悠悠古琴声中,一棵百年榕树盘根错节,繁密的气根从树枝垂下,仿佛置身一座原始森林,透露着属于自然的神秘气息。榕树旁的芭蕉树下,小石桌在叶片间忽隐忽现。穿过一座白石砌成的小桥,看见一间间典雅的房屋时才把人从自然中拉回。

在旧屋改造时,言一人文空间融入古琴文化、茶文化、插花文化、香文化等,一间间老房屋摇身成为小而美、美而精的庭院。苔藓爬上灰墙,白蝴蝶兰、文竹从白瓶探出,走进屋内,从每扇窗户往外望去都是一番景致,室内装潢既重设计感,又重实用感。

陋室雅趣,养冲和之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营造出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淡远之情,宛如一片远离外界烦扰的世外桃源。

五六年前,言一所处的位置是一幢废弃的房屋,榕树之下,垃圾堆积如山,宛若一片废墟。

“我们第一眼就被这两棵大榕树吸引了,然后我们就把它租了下来,进行了系列改造,根据每个空间进行设计,有的房间可以举办市集,有的独立做场景展示,有的用来开展私教课程。”言一人文空间主理人十三子说。在言一屋檐下围炉煮茶、焚香品茗、弹琴对弈,置身其中生活、餐叙、交友、会客,如同不自觉间上了一堂传统美育课程。

同时,人们终日喧嚣忙碌,然而总有一个目的是“停下来”。在这榕树之下,在言一这方寸之间,或许你能体会到一种久违的慢生活。

地址:东莞市下坝坊文化创意街4巷40号

开放时间:每天10:00—18:00

万江茶文化馆·莞

能满足你对茶的一切想象

东莞茶叶收藏量全国第一,民间收藏约45万吨。东莞在中国茶业界被誉为“藏茶之都”“爱茶之都”,而“东莞茶仓”更是成为茶业界里陈年老茶的一张重要名片,让东莞这个非茶叶主产区的城市成为中国后发酵茶类发展史上不可绕开的重要地标。

来到东莞万江,喜欢茶的朋友,不妨来一趟万江石美茶文化小镇,这里藏匿着万江首个茶文化馆。

赏茶艺、品茶韵、观茶史、学茶礼,这里能满足你对茶的一切想象。万江茶文化馆以岭南风格建造,总面积为3800平方米。主展馆划分为六大篇章,分别为古今茶叙篇、唐宋茶事篇、明清茶事篇、茶传八方篇、藏茶之都篇、莞邑茶香篇。

文化馆分为四层,一二层是开放式管理,以藏品征集、藏品管理、藏品布展。这里,不仅看得见汉晋、唐 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茶文化的辉煌历史,也有历代流传的论茶名言,还有文人雅士茶道品茗的图文场景,更有各个年代茶具文物展示,完美阐释了中国茶文化发展脉络。

三四层是莞邑茶空间,作为茶文化馆的展示延伸,划分为古今茶空间区、名茶品饮区、多功能展区、茶会馆区,以历代品茶场景的装饰风格及茶器具布置,营造出接近古意的茶文化体验交流空间。

万江茶文化馆集展示、研究、宣传、交流、体验等功能,为中外茶商、茶人、茶文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体验和学术研讨平台。

万江茶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张胜培表示,万江茶文化馆以传统结合创新的布展理念,营造出一个全新展示形式的茶文化馆,以彰显东莞“藏茶之都”和“爱茶之都”的美誉,同时,展示万江藏茶及茶产业的优势,是万江打造对外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地址:万江石美社区友谊路86号第三栋

开放时间:一、二层茶文化馆 周一至周日9:00-17:00;三层莞邑茶空间 周一至周日9:00-22:00

来源:魅力万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