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阳山:整合服务需求和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社会治理
+订阅

“通过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可以整合各方面原本零散的服务需求和资源,形成一股合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清远市阳山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负责人赫欢欢说。

据介绍,清远市阳山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围绕土地集中连片、服务需求集中两大内容,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人、地、农机、服务组织四大方面的资源整合。

运营中心通过整合当地的472名农机手,从中选拔出高素质有能力的托管员,同时为阳山全县159个行政村整合配备村级农技员159名,托管员133名,使农户可直接联系负责本村的托管员下单托管地块,由托管员统一联系服务组织进行作物托管。通过托管员、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和动员,有效整合了农户生产服务需求,形成了规模化的服务需求。除此之外,运营中心积极优化人才培育,先后联合慧飞公司为农机手举办了两期农业植保无人机初级培训班,培训植保无人机操作手二十多人次。联合清远市农宝肥料有限公司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了三次无人机现场演示,参加演示观摩人数近三百人次,有效推动运营中心统防统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打造新中坚力量。

另外,运营中心将分散撂荒的“小块”农田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进行整合,转变为“大块”农田,再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目前已整合的土地达10236亩。燕红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心的指导下整合耕地近1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布福娜种养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心的指导下流转土地300亩,绿茵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心的指导下,新增流转土地200亩,建设大棚3座,连体大棚23个,蔬菜托管面积达200亩,菜心播种面积达40亩,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每年6-7造蔬菜,土地利用率提高2-3倍,总体收入提升20%。

在整合农机设备资源方面。运营中心积极整合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企业的农机资源,可实现农机的统一调度,提高了无人机、旋耕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的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对于提高全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运营中心通过走访调查,筛选出8个有能力承接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并组织这8家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互为补充,补齐了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服务短板,形成全程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也促进了当地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绿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整合前,仅有小型农机3台,旋耕机1台,服务对象局限于黎埠镇周边村落,经运营中心整合后,服务范围逐年扩大,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现已拥有大型农机8台,旋耕机3台,插秧机3台,收割机2台,无人机3台,服务对象扩展至小江镇、秤架乡等8个乡镇。

同时,运营中心坚持夯实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基础,大力开展生产托管政策宣传,搭建县镇村三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办体系,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化管理平台,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阳山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阳山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因地制宜开展灵活有效的托管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新模式,提供产、加、销全程全链条服务,将运营中心打造为社会化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组织者和整合者、新型经营主体成长的孵化器、整合盘活乡村资源的新平台,有效盘活了农村分散闲置的资源,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贺达源 杨琼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