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咖啡奶茶成顶流?好喝健康的酸梅汤也不能贪杯

莞有料
+订阅

什么?尊嘟假嘟?最近,家人们都在说,打败奶茶店、咖啡馆的居然是会是中药房!

这段时间,前往中药店体验酸梅汤的市民络绎不绝,部分省市中医院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样,在东莞的年轻人也热衷给自己做一杯酸梅汤!

秋天的这杯饮料滋味咋样?小南第一时间进行了现场测评~

“果然中医才是王道”“传统中医好棒”,在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表示药房的酸梅汤,既便宜又好喝,还没有“黑科技”与“狠活”,更重要的是能!用!医!保!

家住东莞南城的年轻宝妈表示,“现在的中药是奶茶版本的了,就好像喝了杯冰美式不加糖!”

市民罗女士是东莞塘厦镇的中学老师,恰逢学生军训,罗女士和同事相约到中药房购买酸梅汤自己熬煮,并加入冰块享受清凉。

跑中药房成了年轻人社交圈里的新时尚,带着中药香的中药茶饮酸梅汤成了潮流饮品的新宠儿。相关话题“中药店买酸梅汤”登上热搜,“这才是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饮品”“去中医馆买酸梅汤是什么体验”“有些事过了25岁就懂了”“中药版酸梅汤火了”等一众话题迅速刷屏!

不少网友纷纷自嘲,当代年轻人的四大时尚:坐轮椅出行、中药店买酸梅汤、博物馆里盖章打卡、太阳底下晒背治病。

中药版酸梅汤到底好不好喝?有网友表示不喜欢中药版酸梅汤,一股中药的苦涩味不好入口。但“好喝”的声音占大多数。

这火爆出圈的酸梅汤究竟是什么来头?又是用了哪些药材配成的呢?

酸梅汤是古老的夏季养生饮品,生津开胃、平肝降火,还敛肺止咳,制作原料主要有:乌梅15g,陈皮6g,薄荷5g,桑葚8g,山楂10g、甘草3g、玫瑰茄5 g 、桂花适量,冰糖等材料。

古书中记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到了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正式命名为“酸梅汤”,宫廷大内和王公贵族都好饮,太医院以“桂花酸梅汤”作为皇帝后妃的日常保健饮品,特别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就连慈禧的医案中都有它的记载。因为酸梅汤除热送凉、安心解痛、祛痰止咳、辟疫安蛔、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图源网友@i-am-昕

图源网友@i-am-昕

酸梅汤虽好,但是也不能“贪杯”哦!

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酸梅汤,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些不利,如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喝酸梅汤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到底适不适合你?小南请教了东莞市中医院的专家。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东莞市名中医师柯颖川认为——

首先,酸梅汤的组方是乌梅和甘草,这也是酸梅汤主要口感的来源,乌梅是酸的,甘草是甜的,中医认为,乌梅酸甘可以合化为阴,甘草味“甘、平”,因此酸甘合在一起,就可以化生阴液。

陈皮,中医学认为,可以行气、健脾、燥湿。夏天气候特点是湿,湿就会困遏脾胃,造成脾不运化,陈皮不但可以化湿,还可以健脾,可以说一箭双雕,湿化了,脾胃功能增强了,人体也就自然也有胃口,也就会恢复活力。

山楂的功效主要是消食化积,促进消化,把味蕾打开,有助于乌梅、甘草的化阴和陈皮的化湿健脾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乌梅、甘草的化阴过度而助湿。

综合以上分析,大家也就大致清楚了为什么酸梅汤可以认为是夏天生津解暑的第一方了。除了乌梅、甘草、陈皮、山楂,这四个基础的药物之外,其他的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调整,比如加入洛神花、玫瑰花、桂花等等。

图源网友@肥嘟嘟的沈一万

图源网友@肥嘟嘟的沈一万

酸梅汤不但能够去油解腻、生津解暑,还能够提神醒脑、健脾开胃,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适宜喝酸梅汤。柯颖川提醒,以下人群要注意。

1、感冒发烧:感冒发烧一般需要用药把邪恶发热出来,使病情尽快得到恢复,但是酸梅汤中的乌梅酸涩收敛,可能会阻止出汗药物的发挥,所以不建议感冒发烧的人群食用。

2、糖尿病患者:由于酸梅汤是由老冰糖、杨梅和红糖煮制而成,其中含有的糖分较多,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的现象。

3、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尽量少喝酸饮料,他们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时间久了,容易引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不建议儿童喝酸梅汤。

4.孕妇与经期妇女:山楂对子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从而造成流产。乌梅也具有收敛和收涩的作用,可能子宫产生不良影响。

5.低血压患者应避免过量饮用乌梅泡水。乌梅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6.贫血患者应慎饮乌梅泡水。乌梅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离子结合,从而降低铁的吸收率,对贫血患者的恢复不利。

图源网友@仙仙

图源网友@仙仙

7.脾胃虚寒、患有胃炎人群:酸梅汤的酸性成分可能刺激胃粘膜,刺激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加重疼痛与不适感。酸梅汤含有较高的草酸,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而且属寒性饮料,寒性体质不宜多喝。

除了以上这些人不适合喝以外,对于咳嗽、肠炎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议喝。

最后,柯颖川提醒市民朋友们:酸梅汤好处多多,但也有禁忌要注意,喝“中药奶茶”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另一方面中医讲究不时不食,七八月喝酸梅汤解暑为佳,现如今夏季已过进入秋季,应该开始滋阴润肺,请大家不要盲目跟风疯狂地去囤货与饮用。

【采写】郑家琪 欧雅琴

【通讯员】莫铸希

【素材来源】柯颖川东莞市名中医药工作室、新浪微博、小红书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