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个人与一个时代——潘鹤与新中国雕塑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展览项目之一,展览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策展人。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潘鹤艺术生涯几乎横跨了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整个历程,他的作品紧扣中国社会历史的脉搏,以精湛深厚的造型功底、质朴传神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人,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鲜明的一页。
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雕塑家,潘鹤早期创作的众多主题性雕塑凝练地体现了时代所赋予的内涵和力量,对应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改造自身命运的精神历程。他的《艰苦岁月》《大刀进行曲》《省港大罢工》等作品,以雕塑的形象建构起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设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成为当时建构国家记忆、展现民族精神的鲜活注脚。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敏感于时代的潘鹤率先提出了“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的观点,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他身体力行为70多座城市创作了100余件大型雕塑,诸如《珠海渔女》《开荒牛》等经典作品,已经与公众记忆、公共空间融为一体,成为民族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符号象征。
作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潘鹤将城市雕塑创作课程引入高等艺术教育范畴,为岭南乃至全国美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众多在中国雕塑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雕塑名家,进而逐渐形成“南方雕塑”特色和风格。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潘鹤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雕塑作品100余件,以及早期的水彩、油画、创作小稿等实物文献,力求完整呈现其艺术风格的全貌。本次展览将展至10月8日。
南方+记者 杨逸
通讯员 刘丹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