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民生之基。近年来,鳌头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追求,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全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鳌头学子喜获丰收,全镇学子共考取博士3人、硕士32人、本科180人、高中354人,考录国内顶尖学府有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些优秀的鳌头学子对学习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学习经历呢?
“我父母都在乡下务农,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但从我记事起,他们就会跟我强调知识的力量。因此我从小坚信努力学习可以改变命运。”鳌头镇民乐村的陈韵在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
“一开始高考没考好时,我内心还是很灰心,但在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身边同学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积极的,我也想着去努力、去改变。因此,在大一时,我就积极参与学生会以及其他社团,努力寻找锻炼自己的平台,并在大一时提交了入党申请。同时,我还在大一时便积极联系老师,跟着老师一起做研究、做科研,并在大二时得到老师的推荐,进入学院的课题组学习,这也为我后续的考取研究生、博士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陈韵分享着自身学习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幸运之神’的眷顾而获得暂时的成功,但我认为,运气固然是存在的,但更多的还是‘打铁需要自身硬’,只有不断地努力,积累更多的学识,你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新围村的李嘉慧今年考取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她表示,在小的时候,爷爷对家里3个小孩的学习非常严格,晚饭后都会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做作业,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然后要求在9点准时睡觉。“从小时候就养成的学习习惯,让我读书事半功倍,父母对我的信任以及谆谆教导,也让我学会了‘成绩好时不骄傲,成绩差时不灰心’。因此,我在高考考上了暨南大学临床医学,而后又被中山大学研究生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录取。”对于选择读博,她表示,读博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可以在未知的领域里不断试验、证明、回答,领会科研的意义。
小坑村的刘嘉慧今年考上了香港大学的博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平时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小学初中时特别喜欢做数学题就觉得有意思,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小学的数学何老师,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比较好,平时课后还会额外给我增加题目难度训练,还推荐我参加奥数,进一步培养我的思维能力。”刘嘉慧说道,除了培养学习兴趣,她还会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高效率地完成当天作业,遵守纪律,谦虚谨慎,从不骄傲自满,孜孜以求,勤奋刻苦。也正是这些优秀的品性使她不断进步,从而收获好成绩。
上西村的李靖雯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学位。她说父母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虽然父亲在广州上班,但一回家都会带着她和弟弟一起读书,渐渐地她喜欢上了阅读,并在广泛的阅读中学习积累了许多知识。李靖雯有着乐观自信的性格,平时不把成绩挂嘴边,而是不动声色地关注学习。她说,父母从来就不是操控者的形象,而是成长路上最贴心的伙伴,从小家庭氛围和谐,养成了她独立自信的性格。父母对她的学习没什么硬性要求,也没逼她上过任何学科辅导班,即使高考考砸了,也一直在鼓励和引导她,这让她心无旁骛地努力学习,自由自在地成长。
石咀村的吴碧莹今年考上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从小我的父母虽然不会给我太大学习压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学历有限,帮不了我什么。但会跟我说农村孩子要相信学习才是改变自己命运最公平的通道。所以我从小都是非常自觉学习,有时候太专注于学习妈妈叫我吃饭都听不见,他们都害怕我学傻了。”碧莹笑着说道,有时候父母不必过多督促,因为他们自己身上珍贵的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松园村的徐浩滢今年考取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明确的目标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一直以来,我从小便将成为一名医生当成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学习。”徐浩滢说,“上大学后,通过学习积累的知识与见识,我对临床的喜爱就更多了,这也为我接下来努力考上研究生提供了很大的动力。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硕士、博士以及规培的阶段,完成科研训练和临床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为百姓治病。”
“一直以来我的语文成绩在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我觉得是受龙潭中学的班主任吴老师的启发。吴老师非常重视大家的写作,会很认真地看我们每周的随笔,并且会文章后面写很多评语鼓励我们。”来自西山村的黄敏华今年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她分享说,“阅读非常重要,她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当志愿者,在当志愿者的同时,也让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感受来自阅读带来的知识和快乐。”
来自西湖村,今年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的冼淑君说:“我在学习上并没有出奇的方法,更多是制定详细计划,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作业不拖延。”她觉得,不论是哪门科目的学习,保持学习热情很重要的,同时要找到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这样学习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当遇到迷茫、困惑的时候,冼淑君会选择到图书馆看看书。另外,她有时候会在晚自习后到操场跑跑步,她认为良好的学习、运动习惯能够提升自信,让自己做得更好。
横坑村的孙玮琅今年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高考没有捷径,但路却不止一条。作为进入大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除了硬拼‘数理化’,也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孙玮琅在初中的时候就展现出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在老师的推荐下,他选择了体育生这条路。作为一名体育生,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还有体育训练。“我热爱田径,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训练提升了我的身体素质,锻造了我坚韧的品格。文化知识的学习让我沉淀自己,我知道努力学习才能让我离梦想更进一步。因此,尽管每天学习时间会比非体育生少,但是我也在不断努力缩小这段时间差距,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在上课时间更专注地听讲。”
文图:李烨威 通讯员梁思韵
编辑:利文婷
初审:罗素玲
审核:王瑞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