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莞市商业学校校长曹永浩很忙。作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他带领工作室团队走遍广州、深圳、佛山、清远等多个地市,交流分享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改革经验。
深耕中职教育领域近30年,曹永浩围绕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铸造了三把“金钥匙”:有教无类,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中收获自信;产教融合,为学生搭建技能成才舞台。
“探究和创造学校教育与学生未来真实世界的‘软接口’是我的使命。”曹永浩说。
曹永浩主创《浩歌党课》。
用全新的方式“打开”思政课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职业教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的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
1994年,在老家普通高中任教的曹永浩选择来到东莞新开办的职业学校——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现为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这里,他从班主任到德育主任、教导主任,一路做到校长,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科学育人之路。
当时,来就读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部分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表现比较差,甚至有的孩子德育问题突出。
曹永浩深知,职校要想培养出高技能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外,乐观积极、阳光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样重要。
“学生正处在关键的价值观塑造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错。”曹永浩说,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中职学校做思政教育难度不小,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不感兴趣。老师苦口婆心,学生却可能“油盐不进”。
曹永浩决定用全新的方式“打开”思政课。他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传统,鼓励学生“张口说”,在校内定期举办“说出我心中的故事”德育访谈会。学生轮流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倾诉学习难题、成长烦恼,校长和老师坐在台下听。
“这样做既让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更理解学生,也能引导学生在讲述中思考,培养自省能力。”曹永浩倡导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不只是由老师来说该怎么做。
曹永浩(左二)获授“南粤楷模”称号。
他还在校内全面推行“牵手教育”模式,对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开展结对帮扶,“牵住”他们的手,给他们温暖、关爱、鼓励、呵护、信心和希望,陪伴他们走过成长之路。这一项目成果获得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1年,曹永浩来到东莞市商业学校担任校长,德育依然是他最重视的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创新开发了“演唱+演讲+故事”情境式网络化的思政课教学,让思政课不仅“有意义”也“有意思”,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
这一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了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特等奖,还获邀在深圳、北京、江苏、新疆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介绍,从东莞走向全省、全国。
把学生的第二课堂开成“超市模式”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社会上仍然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也导致不少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目标和热情。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能只用考试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曹永浩说,中职生可能是不擅长应试,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作为一所中职学校的带头人,他希望建一套能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挖掘潜能、树立信心的课程。
有一次,曹永浩在超市购物时突然灵光闪现:以前商店里的货品都放在高高的货柜上,或被柜台隔开,需要请店员拿下来才能递到自己手上,而开放式的超市则给顾客提供了自主购物空间。
“素质教育不也是一个‘大超市’么?”受此启发,曹永浩在校内创新开办了“超市模式”的第二课堂,开设唱歌、跳舞、球类、棋类、茶艺、剪纸、插花等体育艺术课程,以及金融、阅读、写作、英语、烹饪等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课。
这样的第二课堂深受学生喜爱,不少课程十分“火爆”。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建议和诉求,不断更新、充实课程的种类和内容,“上架”了多达90多门课。
爱国主义教育全国巡讲课(温州站)。
“是您让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方向。”2015年,学生罗导礼在毕业后重回校园,专程向曹永浩道谢。
罗导礼在学校原本是个大家眼里的“差生”,对未来也没有想法。但曹永浩发现他酷爱画画,常常引导他发展这一兴趣,不断鼓励他。
后来,罗导礼以美术特长生身份考上了华南农业大学。他说,曹永浩对自己的鼓励和引导,将让他一生受益。
“只要肯用心,行行出状元。”曹永浩说,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后,有了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有了自信心,也有动力去拼搏。
探索东莞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最大特性。”曹永浩深知,职业学校关键要办好专业教育。
他认为,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学生还得积累生产经验,否则就像盲人摸象,无法真正了解生产开发的功能、工艺和工序。
但在校园里,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师资方面,学生积累生产经验都非常受限。
2007年,曹永浩提出“车间进校”办学模式,在校内划出一块300平方米的场地,让企业车间“搬”到学校,同时车间也是实训中心,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工人在生产线上手把手带教学生。
他强调,车间不是简单地搬进来,还得讲究“门当户对”,企业生产流程上的所有岗位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建设高度匹配。
在充分考察之后,曹永浩引进了一家模具公司,学生直接在一线观摩,模具怎么生产、数控加工什么样,一目了然。
校园场地毕竟有限,如何满足更多学生的实训需求?他推出“企业课堂”,每年安排40名学生到企业跟岗实习,提升实操能力。不少表现出色的学生获得了就业推荐机会,甚至还未毕业就已被企业“预定”。
企业项目训练中心。
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曹永浩还拓宽思路,决定为学生搭建更大规模、更高端的产教融合平台。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来回奔波、反复研究,与多家企业谈判、协商,探索东莞本土化的现代学徒制——“岗位学制”实践。
具体而言,就是在学校对应企业生产线相关的14个岗位,开设了14门专业课,覆盖产品加工制造的全流程。同时,将三年学制分为“2+0.5+0.5”,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打好专业理论基础,再到企业对14个岗位轮岗半年,最后半年则开展顶岗实习。
这些探索走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第一线,成效明显。
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多次斩获广东省级技能竞赛的冠军,更以扎实的技能获得了企业的欢迎,学校就业率高达99%。曹永浩也因此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曹永浩说,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具备就业创业的能力与活力,让他们未来步入职场更有自信。
南方+记者 姚昱旸
图片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南粤大地,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在为学、为事、为人等方面,潜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们喜爱敬爱的“大先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当好筑梦人,争做大先生”系列报道,讲述不同岗位上优秀人民教师的教书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