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是韶关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
如何挺起镇域经济“腰杆”?乘“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韶关各地积极探索破局之道。在张颂文的故乡、新丰县西部的中心镇回龙,当地紧紧围绕打造新丰县工业重镇目标定位,以开展“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快构建镇域“东种、南养、西北工、中服务”的发展布局。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签约项目共7个,计划投资额总数为5.15亿元,其中动工项目6个,洽谈项目4个,预计投资额为3.15亿元;工业项目纵深推进,海创鸿丰绿色工业服务中心项目已投入运营,清爽节能材料生产线建设已完工,有效推进绿色循环体系建设;农产业不断壮大,“两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1000亩土地开垦及900亩的油茶和茶叶种植,省级龙头企业汇盛农林渔牧有限公司已成功挂牌广东省股权交易中心乡村振兴板……上半年,回龙镇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期中答卷”。
作为“百千万工程”的一线施工队,接下来回龙镇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近日,韶关市新丰县回龙镇党委书记胡海峰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统筹抓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全力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谈招商引资
探索政企合作开发项目新模式
南方+记者: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所在。回龙镇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胡海峰:回龙镇始终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本,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行业协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探索政企合作开发项目新模式,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并通过盘活优化存量、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土地、林地、能耗、环境容量的支持等方式,为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回龙镇坚持践行“店小二”“服务员”理念,对辖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主动靠前、提高效率,强化落实来石工业园区配套设施用地142亩和回龙稀土园用地190亩的土地收储工作,加快推进工业自来水厂、回龙客运站至工业园产业道路整治提升、水泥厂至S347路口道路路灯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谈特色产业
倾力打造“两茶”产业示范集群
南方+记者:回龙镇在推动特色产业上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具体有哪些举措?
胡海峰:回龙镇科学谋划“东种、南养、西北工、中服务”的发展布局,在东片区域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全力推动3300亩茶叶、油茶种植,倾力打造“两茶”产业示范集群。在南片区域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发展壮大肉鸽、生猪等养殖规模,联合强镇富村公司,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在西北区域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推动大角鹿、华锐木业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屋顶分布式光伏等绿色项目,构建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工业体系。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中心区域专注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一是统筹推进乡村空间规划工作,逐步谋划调整中小学布局。二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基地连片提升项目建设,积极提升医养水平。三是有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落地,持续有效盘活土地资源。
谈美丽乡村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南方+记者:回龙镇是新丰西部的鱼米之乡,客家风情浓郁、民风淳朴。回龙镇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胡海峰:回龙镇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贯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果,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一是全力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打造古塘至回龙、许屋至来石、丘姚至新村等全线40公里高质量绿美回龙示范带,促进乡村建设展现新容新貌。有序推进乡村规划试点工作,大力开展沿线赤膊房整治,深入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加速谋划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工作,构建美丽乡村新图景。
二是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定期开展村庄清洁大行动,严格落实禽畜圈养,加快推进垃圾转运站建设工程,确保村庄、街道干净整洁。聚焦“七个一”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墟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推进美丽墟镇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侵占河道(水库)、破坏水环境等行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和乡镇污水设施提质增效工程落地,持续做好水域整治工作。
三是科学谋划旅游经济带。依托森林、山地等自然资源,结合人文历史等文化底蕴,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包括丘姚古树文旅示范带、塘村童年时光驿站、灵芝基地基础设施和许屋至松山茶韵酒香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楼下村、丘姚村、塘村村、许屋村和松山村等开启乡村振兴新里程。
南方+记者 范永敬
通讯员 廖悦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