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就随便对付一点啦。”9月8日下午1点30分,中山市坦洲镇水务事务中心的陈七友匆忙吃完午饭,又赶回了位于河边街附近的办公地点。此时,他和其他64名同事已经在雨中连续奋战了12小时。
8日中午12点30分,坦洲镇水务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道路上抽水。
受到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中山在8日凌晨开始降落暴雨,位于中山最南部、地形低洼的坦洲镇面临水浸内涝风险。
8日中午的坦洲镇,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浸情况。
“夜里十二点多我们收到了预警,一点多钟的时候出动了40多人。当时的雨还不大,我们提前把低洼地区的井盖打开、准备好抽水泵,驻守在那里。后来到凌晨三点多,雨就开始大了,我们又增派了十几名人手,一共65人。”陈七友说。
8日凌晨4时40分,工作人员在使用抽水泵抽水。
8日凌晨2时17分,中山市气象台发布南部(板芙镇、三乡镇、神湾镇、坦洲镇)片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提醒做好防御工作;3时50分,中山市气象台将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4时52分,预警转为红色。此时,坦洲镇道路渐渐出现水浸情况。
暴雨预警不断升级的同时,坦洲镇水务事务中心的65人正不断利用抽水泵将管道中的雨水抽出、清理下水口内外的垃圾。直至天亮时,雨势仍未见弱。到早晨8时,中山全市最大降水量为151.2毫米,出现在中山坦洲国家气象观测站,全市最大时雨量为74.1毫米,出现在坦洲前进小学站。
在迅猛的雨势下,工作人员只得优先保障低洼地区的排水,奔波于镇内多处积水路段进行排水工作。
8日上午10时45分,工作人员来到又一处低洼路段抽水。
时至中午饭点,抽水点、泵站等地的工作人员都抽不开身外出用餐,只得安排送餐到工作地点。工作人员快速“解决”后,继续返回到工作岗位中。
“现在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下午的雨还是这么大,河涌水位上涨,可能会造成市政管道排水困难。”说罢,陈七友又继续投入工作当中,“如果到傍晚雨势还是这么大,我们可能需要应急部门协调其他人手来接替我们,让一部分同事回去休息。”
下午4时22分,中山市气象台解除全市暴雨预警信号。根据最新安排,包括陈七友在内的约30人在晚间19点半左右交班休息,值班工作人员继续监控雨情及河涌水位。
“如果9号夜里雨又大起来,我会在凌晨1点左右再回来。”陈七友说。
南方+记者 曾艳春 陈少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