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南方+ 记者

●点击此处点赞

南门村位于黄杨山下,东临斗门圩镇,西接虎跳门水道,南与小濠涌村相邻,北至御温泉度假村。

全村面积8.1平方公里,辖下11条自然村,分23个村民小组。截至2022年底,户籍人口1395户共6123人。现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380余万元。

2014年,南门村入选广东省11个文明村之一,跻身广东省省级文明村;同年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5年获得广东省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20年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基层党员理论学习扎实推进

利用微党课、党委委员会议、党员大会、理论宣讲活动、理论夜校等多种形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上半年共开展“听党话、跟党走”微党课4次,党员大会2次,开展理论宣讲活动6次,理论夜校1次,参与学习800余人次。

坚持农业生产根基不动摇

确保耕地保护措施执行到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补贴发放等工作,共申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6户、申请粮食生产补贴66户。

乡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力度重点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打造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兴村、产业富村。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同意,将南门牌坊原有厂房改造成南门乡村旅游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250万元(含二类费用)。待该项目验收办证交付使用后,村集体经济每年将增收330万元。

乡村治理和基础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每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等志愿者,在辖区进行大扫除、大整治、大宣传活动,清理村内堆积的垃圾、杂物、杂草等,极大改善了村内环境卫生。同时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体系,目前已根据实际情况配备20名保洁员,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二是开展村内补短板工程。用好上级下发的专项资金,开展路巷升级改造及雨污分流管网铺设等项目,村主干道已大部分完成升级改造。完成农村“厕所革命”,目前村内可使用公厕6座,2022年完成问题户厕整改共241户。

三是促进共同富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为380万元,主要来源为经营性收入和发包收入。拥有1个村卫生服务站,可满足村民日常医疗需求;有1所南门小学,保障村内儿童学前教育。

四是开展民主法治工作。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以点亮“微心愿”、党员“亮身份”“党员先锋”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围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南门村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文旅融合壮大集体经济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南门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宋文化为底蕴的菉猗堂、接霞庄作为主体的旅游起点,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村民福利待遇积累经济基础。

二是强基础补短板。利用区级配套村内道路升级改造及雨污分流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开展四圣宫、背底水、南边里、新圩等旧村场的道路升级改造、雨污分流等项目。

三是抓整治优环境。继续推进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常态化工作,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发动党员和群众对村内主干道路、公共区域、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杂草杂物进行集中清理,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

南方+记者 林郁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