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村始建于南宋,形成于明清,是一座具有780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
北山是珠海市首个国家级生态村,首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丰富,英雄人物辈出。现存历史建筑108栋,包括保存完好的古祠和传统广府民居80栋。社区有杨氏大宗祠、杨匏安陈列馆等标志性建筑。其中道光八年(1828年)落成的杨氏大宗祠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山,70%以上户籍人口家庭有港澳和海外亲属关系,旅居港澳和海外的乡亲约有4000人。
网红商户“百花齐放”
北山“村转居”后,原行政村属的股份公司经农村股份合作制改制,成为市场经济的经营实体——北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北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政策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大力兴办外向型企业,从最初的自建厂房“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合建厂房,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经济收益。目前,北山工业区占地10万余平方米,现有企业40家。
同时,为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红色资源,北山积极与文创公司合作,活化利用古建筑资源,成为结合古代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创产业的特色文化阵地。
目前建成了以北山会馆、北山大院为中心的北山商圈,各门类商业百花齐放,吃、喝、玩、学、住全面开花,其中“吃”类商户108家、“喝”类商户41家、“玩”类商户30家、“学”类商户19家、“住”类商户5家。
现如今,北山社区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和中西文化交相辉映,既有充满传统气息的醒狮、筷箸、茶果、迎春敬老会等传统习俗品牌,又形成了北山爵士音乐节这种中西融合文化品牌,更是在致力打造红色党建村、古村研学、旅游路线打造等示范品牌,逐步形成了传统古村落“有机更新、自然产生、艺术领航、大众参与”的秀毓北山独特气质。
截至目前,北山各类网红商户近200家,港澳台商户共20家,占比10%。近一年,北山新业态经济发展迅速,每月至少有两家新店开张,文创街区逐渐走向成熟,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商家纷纷入驻,也给众多具有文化品位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珠海市内的极佳游览地。2-3月日均客流量达1万人次以上,其中港澳台游客数量占日均客流量的15%,日均车流量达5000辆,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社区商业的“六个一”
北山社区商业发展思路可以总结为“六个一”:确立一种发展模式,提炼一个商圈主题,组建一个商家联盟,完善一批公共配套,设计一组文旅动线,打造一批文创精品。
一是确立一种发展模式:“O+EPC〞是北山商业街区可行的发展模式。北山商业为自由式发展,部分商业虽人气较旺,但缺乏有效的商业运营管理和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不佳,餐饮类居多,近两年呈现同质化竞争趋势。结合北京、成都商业街区活化更新成功案例,有针对性的商业运营管理和统一提升计划是商业街区提档升级的必要条件。北山更新实施主体华发公司具备雄厚的硬件改造实力,面对北山多业权主体,参考北京、成都商业促进模式,引入一家专业化商业机构作为运营主体,推动华发公司与运营主体合作,以北山商业街区运营提升为导向,在符合文保规划的前提下,推动“O”(运营)先行,改造提升在后的“O+EPC”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硬件提升”的原则,运营企业对街区进行“总体策划、业态规划、设计营造、招商运营”的整体管理,其中政府主导整体工作推进、推进更新规划落地、协调运营与建设,运营主体精准商业定位、招商引资、业态打造、全周期整体运营管理、享受运营收益分成,更新开发企业投入设计开发、推进硬件提升、收回部分村民物业。
二是提炼一个商圈主题:北山以历史文化、潮流创意为主题深化商业文化内涵,由此发展了一系列商业店铺,“古雅”“文创”“潮玩”是其三个特色标签。
三是组建一个商家联盟:南屏镇牵头北山各商家,于2022年8月30日成立贤达协商会,协商会由北山商圈商户代表、村集体股份公司代表、社区热心人士等20余人组成,是北山商圈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完善一批公共配套:为促进北山社区商业提质升级,南屏镇开展了杨匏安纪念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工程、历史文化街区街巷整治提升工程、北山游客服务中心等一系列公服配套设施建设。
五是设计一组文旅动线:北山社区培育与设计了一条完整的文旅动线:杨氏大宗祠——杨匏安陈列馆——停云书房——古木棉树、山workshop——医帝庙凉茶、北山会馆——三时茶酒馆——金爵士艺术中心——杨镇海府——狮大侠、小角马——北山大院——北山精舍——空山新雨——杨云镶府——杨绍安堂——名人雕塑园——廉政文化公园。
六是打造一批文创精品:北山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北山世界音乐节(每年4月)、北山国际音乐节(每年9月);北山胜利龙狮团共有传承人100人,每逢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举办大型展演活动;北山祠市集将于端午节在大宗祠举办第四届复古市集活动。
南方+记者 林郁鸿 蒋欣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