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首位!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专家“出炉”

广州花都发布
+订阅

在刚刚结束的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中,花都区花山镇第二代灰塑艺人邵成村获得乡村工匠民间建筑(古建筑)专业

正高级别职称,这是花都首位获得正高级职称的乡村工匠

(点击查看大图)

邵成村1979年开始随父学艺,从事灰塑古建筑修复及制作已40多年,足迹遍布珠江三角洲和韩国等地。参与制作修复广州陈家祠堂、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三元古庙、光孝寺、佛山祖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广州市博物馆、佛山南海神庙、资政大夫祠、从化广裕祠、广州锦纶会馆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赏。

其中,他参与修复的古建筑从化广裕祠、佛山市兆祥黄公祠,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12年,邵成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项目传承人;

2016年,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建筑名匠,同年被评为第一批广州市民间艺术大师;

2020年,被评为第四届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因获得省级以上大师称号或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符合正高级破格条件,2023年6月,邵成村通过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评审,8月获得证书。据悉,广州市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2022年度第二批获得者仅5人。

广东省自2021年在全国首创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以来,花都区及时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通过“广州花都发布”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大力宣传,发动广大技能人才申报乡村工匠职称,多次邀请评委办老师为申报人作政策解读及申报指引,组织业务经办人建立微信群为申报人释疑解惑,扎实推进花都区乡村工匠申报工作。

自2021年以来,花都区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花都区共93名“田秀才”“土专家”通过乡村工匠评审,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7人、初级职称51人,鼓励了各行各业技能人才争先争优,激发了本土人才新活力,为花都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花宣 花都区人社局

编辑:艺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