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恩平创建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南方+

日前,恩平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通过强化党政统揽、建立刚性制度体系、量化信用风险指标等,助力全市依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遏制执法不规范、多头执法、检查过多等问题,最大限度防止执法扰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该机制已实现“两个全覆盖”,抽查事项从2018年的79个增至2023年的148个,增长率为87.34%,专项检查行动减少了25%。今年跨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占总抽查次数的近五成,实现“应联合尽联合”。

恩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创新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

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恩平一次刀刃向内的求变,让经营主体作考官,政府部门来答卷。

“双随机、一公开”涉及部门多,事项杂、法律法规适用不尽相同。据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防止“破窗效应”搞变通,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恩平建立刚性制度体系,为全市依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提供法理依据。

恩平举行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专题培训会。

7月,《恩平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尽职照单免责 失职照单问责”实施意见》和《恩平市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检查(行动)审查制度》出台,对市场监管领域执法人员履职尽责作出规定,并明确了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的条件、依据和审查内容。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共十二条,明确了免责问责办法、细化了评判认定标准,对市场监管领域执法人员履职尽责作出规定。12项尽职免责的情形以及12项追责情形的确定,既规范了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又降低了执法人员的履职风险。

《审查制度》则对除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对经营主体实施监管以外,有关部门开展的专项检查(行动)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要求各部门编制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以“清单外无事项、计划外无检查”为要求,非必要不开展专项检查。

在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的完善下,恩平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将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持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促进规范监管、智慧监管

近年来,恩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刀刃向内”划边界、出真招,突出“行风整治”建制度、编“笼子”规范行政行为,主动接受市场主体的监督,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恩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恩平连续7年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市长工程”和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督办项目,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减少对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干预,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

通过拓展信用信息数据,恩平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为全市靶向监管提供精准导航。这样的差异化、精准化监管,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实现监管资源配置更加精准、高效。恩平还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类别,动态调整抽查的比例和频次。

建立标准化监管体系,有利于公平正义。基于江门标准体系,恩平进一步丰富监管标准内容,建立地方特色参考指南,推行“标签化监管”,建立“标签+分类”双体系抽查模式,为各部门监管人员提供了精准指引和执法检查遵循。

“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促进规范监管、智慧监管,实现了由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的转变,有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还将继续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撰文】周柳妤

【统筹】张婧媛

【图片】恩平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