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微光成炬,引路向前!顺德师德榜样掀起全民致敬热潮

南方+ 记者

金秋九月,2023年顺德区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结果出炉后,108位“四有”好老师的动人故事,激活了广大教师更大格局、更大作为的内驱力,也在顺德市民的朋友圈掀起了致敬热潮。

“师者,人之模范也”。顺德在实施“强师工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多渠道开展师德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新学年,在顺德,这支覆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榜样队伍,以群体之名擦亮了照耀心灵的师德之光。

执着与坚守:平凡中见伟大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纵观顺德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群体,他们之所以闪亮发光,正是因为他们始终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理想,践行初心,甚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此。

起早贪黑穿梭在教室和宿舍、风雨兼程先后家访300余名孩子的家庭、以身作则纠正40余名品行偏差的孩子……龙江外国语学校地理老师罗宏从教32年来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尤其是在8年的级长生涯中,他坚持狠抓日常的原则,从学生的着装到内务的整理、从卫生的管理到课堂宿舍纪律的整顿,每一个节点都坚持亲力亲为,“有困难找宏哥”成为孩子的口头禅。

年级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名五十多岁的教师而言,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每次见到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罗宏都会忍不住感慨:“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杏坛镇古朗小学体育教师黄浩国是学生眼中的“励志哥”。工作7年来,他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还充满激情地负责校田径队和乒乓球队的训练。每天早出晚归的他,研究了一套训练方法,还自制各类捡球器,反弹器等,将一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带上国赛的最高领奖台,更用自己的赤诚与热爱给了孩子们自信和热爱。

杏坛镇古朗小学黄浩国带领学生训练。

杏坛镇古朗小学黄浩国带领学生训练。

北滘镇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李虹已经在幼教领域耕耘了19年。三年间,她充分汇集二幼集团化办学的智慧,在时间紧迫、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推动育贤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博林分园区)如期开园,成功将北滘二幼集团打造成为佛山市首批优质教育集团,为顺德区教育系统实现集团化办园树立样板。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院长陈燕舞参加工作以来,坚持着跟自己 “较劲”了26年——无数个日夜摸索、学习竞赛实操训练,近乎“魔鬼”般对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近年来,她获得国家与省级教学比赛奖7项,先后指导100多名学生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与创业先锋,深受学生爱戴。

桂洲中学教师陈景畅在四川大凉山支教。

桂洲中学教师陈景畅在四川大凉山支教。

平凡之中见伟大。在顺德,这样的师德榜样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在顺德教书还是到大凉山支教都以轻松活跃的课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桂洲中学教师陈景畅;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把学校可持续发展放在工作首位的伦教小学副校长何启亮;从模具专业“跨界”到用数码影像记录科学探究活动的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亮……无数顺德教师做着自己眼中的平凡小事,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事迹。

责任与信仰:唱响时代之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顺德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群体之所催人奋进,是因为他们不畏困苦,远赴千里,只为在偏僻的地方点亮一盏灯;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只为在遥远的大地架起一座桥。

2021年8月,成美初级中学副校长刘曲跨越900公里奔赴贵州台江,并挂职台江县第三中学校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帮扶支教工作。从一线教学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助力当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到发动社会力量为学校捐资捐物,刘曲怀揣南粤教师的情怀,在苗岭乡间续写着千里之外育桃李的新故事。

成美初级中学副校长刘曲和台江学生合影。

成美初级中学副校长刘曲和台江学生合影。

均安中心小学体育老师谢健萍两次进入地处喜马拉雅山东端南麓的墨脱县援藏支教。起势、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收势……她教会了雪域高原师生练太极拳功守道,在墨脱的大山里掀起了一股均安功夫旋风,两次被墨脱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支教教师”。

“我们是一个‘36524’团队,一年365天24个小时,只要有需要,老师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参加工作六年,姚嘉红在勒流江义中学西藏班培育了五届高原的雄鹰,看着格桑花灿烂地绽放。

在姚嘉红看来,西藏班学生远离父母亲人,他们最亲近的长辈就是老师。姚嘉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她曾经遇到一位头不敢多抬高一点,话不敢讲大声一点,对自己毫无信心的孩子,于是她对此学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尽可能地多找她的优点,也安排更多能够增进感情的事情给她做,包括邀请学生帮她喂养小猫,还悄悄地告诉学生这是彼此的秘密,考试进步当众表扬她。持续两个月的努力,那位学生从化学成绩不及格,到后来接近满分,从以前几乎不问问题,到后来主动找老师表达自我。

顺德一中颜飞舞老师助力学生圆梦蓝天。

顺德一中颜飞舞老师助力学生圆梦蓝天。

在顺德一中体育老师、空军招飞专干颜飞舞看来,当一名老师就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2017年起,颜飞舞担任学校的空军招飞专干,从学生一入校,他就积极动员学生关注空军招飞工作,引导符合基础条件的目标学生做好保护视力、锻炼身体、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政治修养等工作,并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空天梦而全力奋斗。

2019年至2023年,颜飞舞帮助学校平均每年输送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去到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保家卫国、翱翔蓝天的空军飞行员。顺德一中分别于2020年和2022年被评为“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颜飞舞个人也于2020和2022年被评为“空军招飞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在顺德,一批又一批老师不管身在何地,都坚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担当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爱心与奉献:谱写生命绚丽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顺德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群体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他们播撒爱心,舍己奉献,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是领航学生成长的最美引路人。

红旗中学区敏玲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

红旗中学区敏玲老师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

1999年,从华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区敏玲,选择回到家乡的红旗中学执教,扎根23载,从未离开。

然而,2021年12月她被确诊“横结肠癌多发转移”。两年多的时间里,她经历了17次化疗、10次放疗,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和病魔斗争,只为了能早日回到她魂牵梦萦的三尺讲台。

今年4月5日,正值清明,细雨呜咽。这一天,区敏玲带着无限的不舍和遗憾,永远离开了大家。在弥留之际,被病痛折磨得难以言语的区敏玲,嘱托家人向学校捐出10万元,为她深爱的教育事业出最后一份力。

她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回到”了学校,她的故事让无数市民感动落泪,更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有爱才有责任。在学生眼里,伦教中学的郭伟强老师是值得依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他从教已有20年,即使2012年起身患重病,他仍然坚持边透析边上课。2016年肾移植后一直进行抗排斥治疗,期间却从来没有因为病情落下一节课。

2014年8月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代珊满怀着对特殊教育的好奇成为一名“启智人”。 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代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与方向:用专业所长,助力特殊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多年来,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曾获得“佛山市首届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综合一等奖,成立宣传专项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和传播启智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近特殊教育,为特殊孩子融入社会贡献宣传力量。

外修于行、内修于心。108位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他们不仅是顺德教师队伍的优秀代表,也是顺德持续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的显性成果。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展现新时代顺德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2023年度顺德区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线上风采展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点击了解更多感人故事!

南方+记者 蒋晓敏

图片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