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致敬深圳最美教师”之南山篇,为你心中的TA点(可多选)(可多选) 李紫千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岸小学 赵静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 高占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华侨城高级中学 赵秀秀 南山中科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 董爱文 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 王琤琤 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二小 杜一宁 南山区前海学校 刘雪芳 南山区前海小学 尚佳丽 南山区蛇口学校 赖艳玲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魏岚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 南山)实验一小 李炳涛 南山区南山小学 李秋 南山区月亮湾小学 刘岩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深湾小学 提交
投票截止时间:9月19日20时
◎
李紫千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岸小学
美在美育中发芽,梦在坚持里开花。入职三年的青年教师李紫千,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任音乐科组长、中级教师,南山区学生走校民族民间舞团团长。曾获第二届广东省美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深圳市赛小学舞蹈组一等奖,南山区百花奖一等奖、辅导学生获南山区艺术展演班级合唱、舞蹈一等奖等。主持南山区课题《非遗舞蹈在小学校园教学实践中的探究》已结题。
在课堂上,李紫千用爱心和她温柔的性格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得学生们的喜爱。对待不同学段的学生,她会抓住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为孩子们带来愉快的舞蹈课堂体验。在课堂之外,也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精益求精的舞台呈现,也让他们更加自信、闪耀。
春华秋实,倍加耕耘。李紫千将真切的勇敢、希望与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们,用爱与音乐谱写着灿烂的教育乐章。让未来之花在舞动中绽放,在未来道路上坚定的传递美育教育的精髓。
◎
赵静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
赵静,2005年9月加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任教至今。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年级长;教学上,先后教授过科学、生物、化学学科,并兼任过生物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作为班主任,赵静在集团创始之初,被评为集团首届名班主任;被授予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领衔班主任称号。
她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生团结,积极上进。班级曾获“深圳市教育系统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标兵。”班级学生获评南山少年创新院第四届“小院士”并被聘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多名学生的发明制作已申请国家专利。
赵静曾经三次被评为南山区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她坚持以教研促教学,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课堂质效。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级课题,荣获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科研成果一等奖;主持南山区教育科技项目科研重点资助课题;曾获广东省生物教师实验创新技能大赛二等奖;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
◎
高占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华侨城高级中学
高占自参加工作以来,教育教学上兢兢业业,十二年如一日,躬耕不辍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十二年里担任了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爱生如子。具有极高的教育情怀,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多次获得华侨城高级中学优秀班主任;南山区高考优胜班级;南山区骨干班主任;南山区紫牛奖特色班主任;在教学方面获得荣誉如下:多次获得南山区优秀教师;南山区未来教师荣誉称号;南山区高考先进个人;深圳市生物学科高考先进个人;除了上述工作,高占老师还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多篇论文。
◎
赵秀秀
南山中科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
赵秀秀,南山中科深圳先进院实验学校班主任、语文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荣获佳绩。曾获深圳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南山区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特等奖、南山区小学语文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南山区“百花奖”教学大赛二等奖,被评为南山区“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获“深圳市红旗中队”称号。
作为班主任,她始终坚持——我们都是班级“合伙人”的教育理念。做学生的“成长合伙人”,做家长的“教育合伙人”。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成长,拥有强烈的班级归属感。同时联动家长,凝聚育人合力,构建班级成长共同体,推动班集体正向、有序、良性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她总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前用心钻研教材教法,课上尽情挥洒教育智慧,课后反思提升与同行教研探讨......踏实的脚步贯穿于她教学工作的始终。阅读专业书籍,带领孩子们浸润素养课堂,不断学习省思,令她始终保有清澈的源头活水。
◎
董爱文
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
董爱文,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曾荣获“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评卷员”、“南山区优秀教师”等称号。
她秉承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淡泊名利的信念,关爱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他人。给予学生真挚的关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自信成长。所带的班级团结上进、学风浓厚,因此,她荣获“南山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在专业上,孜孜不倦、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还引领年轻老师成长,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微课制作比赛并获奖;2020年带领英语教研组的同仁,参与广东省初中英语微课资源包建设并出版。
她热爱教育事业,响应国家号召,根据深圳市教育局乡村振兴的要求,主动报名参加支教工作。在河源市连平县绣缎镇支教时,她克服了坚苦的生活环境,勇挑重担,担任两个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并带领学生逐步进步。
◎
王琤琤
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二小
王琤琤,文理二小优秀的数学老师。从教三十三年,担任了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育为本、爱心是根”,她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注重言传身教。2022年,她志愿前往汕头市澄海区支教一年,为当地学生带去南山区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积极融入到当地老师和孩子中,与老师同学们共同成长。在汕头澄海支教期间,她负责广益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面对课堂上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交流,过度依赖老师的“答案”的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转变教学方式,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除了教学工作,王琤琤还学习体验了潮汕文化,她主动学习潮汕方言,与学生交流互动。支教经历和教学成果,彰显了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担当和热情。
◎
杜一宁
南山区前海学校
杜一宁,南山区前海学校音乐学科组长,已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耕耘二十年,先后荣获南山区优秀教师、前海学校优秀党员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在市区竞技竞教中多次荣获大奖,尤其是指导学生在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
2003年建校开始她即担任初中部音乐教师,秉承前海学校“定制教育——成就每个人的奇迹”,紧紧围绕学校“九个一综合体系”中“一路伴随的艺术修养”,她不断创新,将学校构建“五维课堂”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争创学校的音乐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科研促教学,创新促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她逐渐成长为南山区内名师。2011年获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二等奖,2010年获深圳市中小学音乐录像课二等奖,南山区一等奖。
与时俱进,完善自我。她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各种教研活动,参与完成南山区课题《学校课外艺术教育体系创新研究——以南山区“学生走校艺术团”模式为例》,相关专业论文多次在区内获论文评比一等奖。
◎
刘雪芳
南山区前海小学
她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1993年7月中师毕业的她,满怀期待站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30年。
30年来,她作为南山教育战线上一名普通又平凡的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南山教育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班主任工作繁重,琐碎又辛苦。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0年的她,凭借的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与热爱。对于这份工作,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但有的是经年累月,细水长流,刻入骨髓的那份对学生的爱与耐心。
她说,每天清晨早早到校,匆匆的脚步就会不自觉踏入那熟悉的教室,当看到那一张纸稚嫩的小脸,在晨光中摇头晃脑投入地晨读时,作为班主任是欣慰的;当孩子们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比赛中拔得头筹时,作为班主任是骄傲的;当看到一个又一个调皮的孩子变得成熟懂事,彬彬有礼时,作为班主任是幸福的......就是这样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滋味让这个职业充满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有时让人欲罢不能。
30年来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时光不负有心人,因此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多次被评为“南山区优秀辅导员”,“南山区优秀班主任”,“南山区先进教师”。
她说不远的将来,她也终将离开这个自己干了好久的岗位。可是只要她在岗一天,只要条件允许,班主任这份工作她就会一直干下去,无怨无悔。
◎
尚佳丽
南山区蛇口学校
育才育人,育德育心,尚佳丽自2019年入职以来,勤恳踏实,爱岗敬业,潜心教育教学,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工作激情。
她始终谨记着为人师的信仰、为党员教师的职责、为母语教师的初心,积极参与教学、德育、书法、朗诵等各级各类比赛比赛,斩获广东省青年教师学科技能比赛深圳市南山区一等奖第一名、深圳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课文朗诵大赛一等奖、南山区第三届中考命题大赛一等奖、南山区新岗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初中组特等奖等诸多荣誉,并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积极探索新课改模式;她以爱带班,满怀热忱,积极开展各类班级特色活动,从知识习得、性格养成、品格培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提升,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荣获南山区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指导学生获“广东省红领巾奖章”“深圳市优秀学生”“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指导班级获市级红旗中队称号,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以农夫的姿态育人,在学生心灵上种花,尚老师说:“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们要向前辈学习,要立足于学生‘人’的成长需求,要保持教育的愉悦,为成为一名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极具温暖感的教师而不断努力!”
◎
赖艳玲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她,是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的教科室副主任,从教八年来,担任了5年的语文科组长,获得市教学能手的称号。获得省级奖项5次,其中语文教学论文2次获广东省一等奖;市、区两级奖项50余次。
2022年参加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中,经过市赛、省赛层层选拔,获得小学教师组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生古诗词多元诵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已结题,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承担区、校级公开课近30节,向民办学校“送教送研”10余次。
这些好成绩也是深大附小全面推进“品质课堂”,聚焦新课标,探究新课改,从新课标中取“真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并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
去年赖艳玲老师加入了深大附小为骨干教师量身定制的校本研修班后,在知名教育专家团队的坐镇指导中,一年间收益颇丰。在南山区“聚焦新课标论坛”演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南山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南山区第五届“百花奖”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片区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决赛。既展示了南山区一线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又体现了深大附小教师的深厚教学功底。
◎
魏岚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 南山)实验一小
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工作三十余年,魏岚老师就这样扎根一线。传统教学的严谨与扎实,于其而言信手拈来;现代教学的创新与激情,于其而言更是一路的思考与潜行。
她的教学课堂是细腻的,涓涓细流缓缓道来,不急不躁,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她对学生呵护备至,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在魏岚老师的学生学习作品里面,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数学视角下的生活照片、主题绘画及手工作品、主题视频、数学绘本故事、数学日记等,其中很多作品都使用了现代教学信息技术,这无不体现了魏岚老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培养孩子的基本数学素养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动手探究、观察发现、语言表达、协助交流、信息素养提升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可见其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刷新自己的教学模式。
淡然处世、潜心育人的她,在追逐自己坚定的教育梦想旅途中,用爱与责任,一路思考与潜行,守护和等待“每一朵花儿”的绽放。
◎
李炳涛
南山区南山小学
2008年9月来到南山小学参加工作,李炳涛一直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致力于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的研究,目前为学校教育技术与创新处主任。
他曾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南山区优秀教师;南山区教育技术名师。荣获南山区各项教学比赛评比的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市、区创客节机器人比赛,计算机创意编程赛一等奖。
依托科研,立足课堂。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通过以课题、创新应用项目研究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同时负责我校《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重构研究》创新应用项目,持续推进教师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素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各学科教学实践探索,中取得良好的效益。
其本人深度参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构建丰富的信息化环境。通过教学创新应用实践和校本研修项目,探索智慧教育环境下学生学情数据的采集、分析、诊断、开展精准化教与学,从而构建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
李秋
南山区月亮湾小学
2015年1月成为深圳教育人,李秋老师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南山区后海小学任职,期间多次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并在专业课上获得省级荣誉。现任教于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
2021年9月—2022年7月,她积极响应南山区的号召,赴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支教一年。支教期间,积极参与连平县的数学教研,多次承担县级公开课及课题研究,屡获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针对连平县陂头镇中心小学的学情,联合月亮湾小学数学组制定了教学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答疑解惑,诊断学生的学生问题成因。
此外,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多方了解河源教育薄弱因素,李秋老师随搭班老师走进全班52名同学的家里,进行了深入的家校交流。她克服艰苦的山区环境,在疫情期间服从地方管理,坚守河源一年,获河源优秀支教教师的荣誉称号。2023年5月,代表月亮湾小学数学组随张丽虹副校长赴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小学送课交流,展示课获得好评。
◎
刘岩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深湾小学
刘岩,她带着一车的儿童书籍,带着自己的梦想支教和阅读梦想从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深湾小学出发,来到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刘岩老师用一年的支教生涯点亮了两地的阅读之灯。
“幸福星期二 绘本激发阅读激情”:
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主动申请给孩子们开设阅读课。在每周二晚上7点给孩子们开设了“星星点灯”的绘本阅读课。从那晚开始,周二的夜晚成孩子们最喜欢、最盼望的夜晚。
“开心8点钟 故事陪伴每个晚上”:
一年时光,刘老师给孩子们录的故事音频就近300集。每晚8点左右,刘老师在二十五个“岩岩小故事”微信群里发布故事音频,共计约四、五千个小听众,小听众遍布汕头、深圳两地。
“一心连两地 架起两地阅读之桥”:
刘老师身在澄海,带领深汕两地的学生同读了“红色革命系列故事”共计二十多本。刘老师还主动申请送教下乡,给乡村小学带去上阅读课、儿童诗创作课,开展阅读讲座,亲身示范乡村小学如何开展阅读活动。
二十三年的教学经验,无论身处何地,每一天她都在引领学生阅读,用自己的童心、用自己的热爱去点亮一颗颗新的阅读小星星!
【策划】刘丽 孙颖
【整理】徐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