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记忆:和平县黄氏“一门三杰”革命事迹展》开展

南方+ 记者

9月7日上午,《丰田记忆:和平县黄氏“一门三杰”革命事迹展》在河源市博物馆开展。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在河源这片红色热土上,曾有无数仁人志士于民族危难和国家兴亡之际挺身而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谱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和平县阳明镇丰道村丰田自然村有抗战名人黄汉廷,革命先辈黄伟明、黄胜庸“一门三杰”,他们在革命年代以不同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赤胆忠心、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黄汉廷,是淞沪抗战中“和籍团”团长,曾参加大小战役百余次,屡立战功,解甲归田后,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黄伟明,14岁参加革命,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孟良崮、淮海、抗美援朝等大小战役20多次,几经生死,多次立功;黄胜庸,曾是淞沪抗战中年龄最大的抗战老兵,也是东江纵队的“老交通员”,还将3个儿子送去参军,展现了炽热的家国情怀。

作为黄汉廷的长孙,也是“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特约文史资料收集研究员”的黄学容也参加了仪式,他站在祖父的展牌前久久凝望。据黄学容透露,他12岁的时候参加了淞沪抗战和籍烈士纪念活动时,才知道了自己的祖父是十九路军第60师第119旅3团团长,是一名抗日救国的将领,还为抗日救国烈士修建了“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在谈及自己祖父时,黄学容眼眶总是红红的,情绪有些激动,黄学容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是关于祖父黄汉廷的资料、信件。他拿出了一本书,上面详细记载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2月20日的战斗。黄汉廷率第60师119旅3团坚守上海大场、江湾一带阵地,他们前后筑起5道防线,与敌军对峙。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仪式结束之后,一行人又前往学术报告厅参加了《一个爱国民主人士的心路历程》专题讲座,黄学容坐在第一排,时刻抱着装着祖父资料的布袋,或许对于黄学容来说,这些资料是他对祖父黄汉廷的敬意和传承,他将永远珍视这段历史,让这一代的河源人也能够了解和尊重祖父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诠释的赤胆忠心、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黄学容在仪式前,还手写了一份讲话稿,以下是黄学容手稿。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蒋安春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编辑 宋芾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