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 地质灾害防御知识 赶紧收藏

梅州应急管理
+订阅

当前,台风“海葵”带来强降雨,致灾风险高,易发生山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主动及时避险防御。

防御地质灾害要做到

1、住楼上不住楼下,住前屋不住后屋。

2、不挖山坡、不清山沟、不走山路。

3、尽量居家不外出、下雨天不走山路。

4、在大雨期间提前撤离,到亲朋好友处避险,注意山区道路行车安全。

5、不要在大雨、强降雨期间清理房前屋后的淤泥和杂物,严防山体滑坡造成伤害。

防御洪水

洪水来袭,用沙袋、草包、挡板等堵在大门下方空隙,防止洪水涌入屋内,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如时间充裕,应该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独自涉水。

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以自保,则要利用救生器材或门板、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或者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桌椅板凳等作为临时救生品,进行水上转移。

如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快设法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方位和险情;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时呼救。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机逃生,尽量让身体漂浮,头部浮出水面,大声呼救。

如不会游泳,面朝上,双脚交替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保证呼吸顺畅。

防御山洪

山洪到来前会明显感到上游吹来潮湿的风,能听到如火车轰鸣般由远及近的水声。

遭遇山洪,千万不要惊慌,应当马上寻找较高处避灾,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大树、高墙等地方暂避,勿在山谷中逗留。

山洪暴发时,常有行洪道,不要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要向其两侧避让,转移到泥石流或山洪侵袭不到的地方;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

将已带的食物、火种以及其他必需用品保存好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防止雷击。

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工具,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如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如掉进湍急的河水里,要抓住木板、树干等悬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如山洪退去,也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以免因情况不明而陷入绝境。

防御泥石流

发现泥石流来袭时,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不要爬到泥石流可能直接冲击的山坡上,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不要躲避在陡坡土层较厚的低洼处或大石头后面,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下方,或者是爬树上面躲避,可以选择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以免泥石流压塌冲倒山坡和树木受到伤害。

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茂密的地带逃生,这样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

如果在遇到强降雨出现泥石流的时候不要往土层较厚的地带逃生,要往地质坚硬,不易被雨水冲毁的、没有碎石的岩石地带逃生。

出门旅游遇到泥石流应该立即丢弃身上背着的沉重旅行装备及行李等,选择安全路径逃生,但通讯工具不能丢弃,以便与外界联系求助。

防御山体滑坡

发生山体滑坡时,不要顺着滚石的方向跑,要尽快沿着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逃离。

如果时间来不及,应选择足够坚实的障碍物下暂时躲避或蹲在山沟等注意落石能够容身的地方,并注意保护好头部。

如果自身正处在发生滑坡的坡体上,也应沿着滚石垂直的方向逃离,或抱紧比较粗壮的树干,以免被滚石冲走。

在山体滑坡发生以后,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等确定足够安全之后再返回受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切忌滑坡危险期未过便返回居住,避免二次滑坡再次对自己造成威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