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韶关乐昌沙坪镇中心小学的校园热闹了起来。一大早,杨红英就来到了学校,走进教室督促学生们认真早读。
40年前,杨红英曾是乡村学校里勤奋早读的学生,如今她已成为听学生早读的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2年,她始终坚持着听学生早读的习惯。
杨红英。
这些年,沙坪镇中心小学从平房变为楼房,杨红英也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坚守乡村教育事业,她无形中做了三次选择,见证着一拨拨学生的成长。
第一次选择
“我来自乡村,也要回到乡村”
杨红英来自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村,1999年从乐昌市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曾在当地铁路中学小学部任教两年,后被分配到乐昌市沙坪镇山坪小学担任语文老师。
那时,交通不便,到学校附近的班车只有一趟,下车后还要再走半小时的崎岖小路才能到达。山区缺水,杨红英和老师们只能从房顶接雨水吃用,遇上干旱时节,只能挑远水。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杨红英没有过多抱怨。“初三我在志愿那栏郑重写下‘师范’二字,从那时起,我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她说。
“我是农村孩子,通过接受教育才成为今天的我。”杨红英通过实践证明了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农村孩子能有选择的机会。
在山坪小学,她一心只想着如何上好课,提高学生们的成绩。2003年,她被评为乐昌市“教坛新秀”,调到沙坪镇中心小学任教至今。
沙坪镇中心小学。
沙坪镇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沙坪镇中心小学的条件比乐昌其他同类学校更艰苦。多年来,身边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也有条件更好的学校曾向杨红英抛来“绣球”,但她还是选择留下。
“我更想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留在农村,让所有我教过的学生,都有通往幸福的路。”杨红英对自己的选择十分坚定。
第二次选择:
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沙坪镇中心小学,有8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且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自卑、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问题。
学生的家庭问题、心理问题都有着长期而复杂的原因,并不是作为乡村教师的杨红英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杨红英选择了迎难而上。一方面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杨红英正在为学生上课。
10多年前,杨红英的班上转来一位留守生小阳(化名),平时不交作业,考试成绩只有13分。但他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尽管大多时候都是答非所问。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杨红英发现他不交作业是因为不会做又没人教。“我要做的只是尊重他、信任他。”于是,每当他在课堂上回答正确,杨红英都对他大加表扬,还让他负责班级课前纪律,主持课前讲故事、猜字谜等活动。
慢慢地,小阳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从13分进步到60分以上。如今,这位学生已成为一位工厂负责人。
有段时间,学生小丽(化名)突然变得沉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杨红英走了几十里山路去家访,了解到她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寄宿在叔叔家无法适应,所以心情低落。杨红英便时常找她谈心,还联系她的父母多关心孩子,让缺乏安全感的小丽感受温暖。
有一次,小丽因感冒在教室里呕吐,杨红英直接上手帮忙清理,给她倒热水,课后送来感冒药。小丽在周记中写道:“我永远忘不了那杯热腾腾的开水,是它温暖了我的心。”
对班级里比较调皮的孩子,杨红英选择循循善诱。一位学生意外弄伤了脚,来学校后同学们嘲笑她一瘸一拐走路。为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杨红英特意抽出一下午时间,让他们体验腿脚不便的生活。上下楼梯、上厕所、走在校园里……学生感受到了诸多不便,不再嘲笑受伤同学,而是主动搀扶她,帮助她。
针对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杨红英专门设计乒乓球、篮球、跑步比赛等一系列运动,让他们发挥特长,找到自信。
“做老师要成为有心人,细心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优点,缺点也会随之改正。”杨红英坚信,只要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他们都会成为更出色的人。
第三次选择:
“身兼三职”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
2004年,由于工作需要,学校希望杨红英能够担任副校长一职。如此一来,她便身兼语文老师、班主任、副校长三职,管理与教育教学一起抓能不能做好?杨红英也犹豫过。
但她还是选择接过重担。“担子来了就接着,趁年轻锻炼提升自己,也能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杨红英说。
当时,杨红英还在备考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自考本科)的考试。学习、上课、管理班级、抓学校德育工作,忙到凌晨是经常的事。“那段时间我真的忙到怀疑人生。”杨红英回忆道。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5年,直到2009年学校师资力量有所缓解,杨红英才卸下班主任的担子,但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
杨红英为经典诵读兴趣班的同学上课。
有不少人劝她:学校事务多,就不要带课了。杨红英回应:“教学是教师的本行,‘老本’怎能丢?”她这样说,也这样践行着。
今年,杨红英依然坚持带五年级语文。“我喜欢给孩子们上课,和他们一同理解感悟,一同赏析实践。”学校工作繁琐忙碌,但她从未马虎对待任何一节课。
作为副校长,杨红英2018年开始分管教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成绩提高困难、学校教研风气不浓等难题横在她面前。
从学校实际出发,杨红英与老师们想方设法对症下药,提升成绩。如在语文科目中,为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杨红英设立了激励办法,按照学生每周、每个月读书的数量进行积分,最后为学生兑换课外书、文具等礼品。
在小学语文优秀课例评选中,她多次获得奖项,主持的课题《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被乐昌市小学教研室评为一等奖。
杨红英带领青年教师在学校“青蓝工程”结对仪式上宣誓。
杨红英曾获得韶关市优秀校长、优秀乡村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影响着她的学生。
今年7月入职沙坪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张毅,小学时曾就读于该校,那时杨红英是她的语文老师。从这里走出去10多年后,她选择回到了这里。
张毅说,她依然记得杨老师上课时的样子,“从她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对学生的喜爱,我想成为和她一样的老师。”
南方+记者 刘汉能
【编者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南粤大地,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在为学、为事、为人等方面,潜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们喜爱敬爱的“大先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当好筑梦人,争做大先生”系列报道,讲述不同岗位上优秀人民教师的教书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