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深圳“走鬼档”、外滩夜骑……疫情之后,夜经济在内地“遍地开花”。如今购物天堂香港也按捺不住,要“大搞”夜经济了。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5日表示,财政司司长及副司长正积极筹备推动晚间活动工作,最快下周将公布活动细节和内容。
“夜夜笙歌”的香港还需要“搞活”夜经济?“港风”夜市就是“路边摊”吗?一文睇清香港夜经济的前世今生与来世。
“不夜城”热闹不再
香港素有“不夜城”之称。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上环大笪地被誉为“平民夜总会”。一到夜晚,上环大笪地便人流不断,既有卖艺表演,也有卖小食干货的摊档,还有色香味美的大型熟食档。
庙街
香港开放“自由行”之后,庙街、女人街等夜市也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食神》《新不了情》等经典港片都在这些夜市取景。各式各样的街头平民美食、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琳琅满目的平价商品……许多游客喜欢在这里打卡香港的烟火气。
除了夜市,酒吧也是香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排名前50的酒吧中,香港就有8家。香港名气最大的酒吧区非兰桂坊莫属。近百家著名餐厅和酒吧坐落于此,兰桂坊被誉为美食美酒、时尚生活的代名词。
然而疫情之后,香港的夜晚变得冷冷清清。
中环SOHO区、兰桂坊、上环、铜锣湾等昔日“夜夜笙歌”的地区,如今晚上9点左右就已没有热闹氛围,甚至有部分店铺已落闸关门。夜班出租车司机称,即便是闹市区晚上十一二点已人烟稀罕,他们一般凌晨1点就收工,而疫情前会一直干到凌晨5点。
上环大笪地
香港持牌酒吧会所联会创会会长梁立仁表示,今年6至7月的生意额较疫情期间下跌两成,加上面对租金及薪金上涨的压力,部分酒吧甚至出现亏损,结业潮相比疫情期间更严重。
“不夜城”为何变“空城”?
香港的夜经济为什么在疫情之后迟迟没有恢复?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认为是疫情三年改变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
疫情期间,香港特区政府曾一度要求关闭酒吧,禁止晚上6点之后的餐厅堂食。许多香港人习惯了下班便回家吃饭。加上网络平台发达,香港人在家可以叫外卖、煲剧、网购,晚上外出消费的动机低了很多。
反观内地,同样在疫情期间对餐饮业进行了限制,但疫情结束后,多地夜间经济迅速恢复、如火如荼。而香港为何没有出现“报复性”夜间消费呢?叶刘淑仪认为疫情之后并非没有消费增长,但不少港人选择“北上”消费,很多内地游客也不再留港住宿。
夜晚的铜锣湾
香港入境处数字显示,8月有超过624万人次港人“北上”,日均超20万人次。即便是在台风“苏拉”来袭期间(9月1日至2日),也有超10万人次港人趁“台风假”北上。
内地物价相对便宜、消费选择多元、店铺服务周到……都是吸引香港人“北上”的原因。逛深圳夜市等夜间消费也成了港人“北上”的必打卡项目。
而从内地去香港的“过夜客”却尚未恢复疫情前水平。据香港旅游业宾馆联会主席刘功成分析,三年疫情令内地旅客的消费模式改变,大多数内地客减少留港过夜。甚至有游客计划来港数日,每晚选择回深圳过夜,“始终内地酒店便宜很多,房间面积也较为宽敞。”
此外,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胡恩威认为“消灭小贩政策”也是让香港夜经济逐渐失去活力的原因之一。1995年港英政府不再给路边摊签发小贩牌,如今香港特区政府延续该政策。这意味着所有路边摊位会随着原本持有小贩牌的摊主离世而逐渐消失。
“港风”夜市怎么搞?
香港发展夜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8月13日在网志中指出,私人消费和访港旅游业预计仍然是香港下半年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短期内港府要与业界合力把香港夜市搞活搞旺,保持复苏动力,为香港发展增添动能。
不过,香港搞夜市,就是要恢复从前上环大笪地那样的地摊经济吗?
维多利亚港
“多卖几串鱼蛋对推动整体经济没大帮助,香港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叶刘淑仪认为,如今市民对生活环境和卫生要求越来越高,不能走回头路,要想怎样推陈出新,升级转型。
叶刘淑仪指出,夜经济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年轻人、专业人士和海外游客。未来的夜市要针对他们的喜好和品味来做,例如大型音乐会、体育活动、主题嘉年华、文艺展览、电影节等,要能吸引年轻人出来活动,也能吸引游客留港过夜,才能带动消费。
香港旅游发展局6日也透露,未来数月将举办一连串大型旗舰盛事,包括在晚间举行大型活动,如10月在中环海滨复办实体版“香港美酒佳肴巡礼”,11月推出“香港缤纷冬日巡礼”,以及除夕举行“香港跨年倒数”,并在维港呈献烟花汇演。
国庆烟花汇演
10月1日,香港将时隔5年再次举办国庆烟花汇演。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表示,烟花汇演一直对旅客非常有吸引力,更是可以吸引短途旅客。他称,烟花表演后已是晚上近9点,大部分旅客可能不会当晚离港,有助将旅客停留在港的时间拉长。
新地商场、信和集团商场等多家商场也表示支持特区政府发展夜经济,考虑延长营业时间,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夜市优惠活动。
李家超5日表示,财政司司长及副司长正积极筹备推动晚间活动的工作。一系列活动将争取在中秋前后展开,并从国庆节假期一直进行推展至跨年,具体细节及内容有望在下周公布。
香港“不夜城”将以怎样的新面目回归?拭目以待。
夜晚的星光大道
【采写】南方+记者 吴彬彬 陈彧
【摄影】GDToady 许晓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