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是民生所系,基层医疗能力建设更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出台《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今年4月,省卫健委印发文件,明确三大项16条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强基层”。
日前,全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现场会在广州召开,再度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进程。现场会上确定了12个县(市、区)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汕头市龙湖区正是其中之一。成为试验区,龙湖区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又将如何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龙湖区持续推进区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图为新溪医院建设效果图。
人才下沉
专家团队“家门口”坐诊
龙湖区是汕头中心城区,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125个村(社区),常住人口64.17万,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大。“近年来,龙湖区始终以强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汕头市龙湖区卫生健康局一级主任科员朱建宏介绍,2020年6月,由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牵头,与新溪、外砂、下蓬等多家基层卫生院组建了龙湖医共体,通过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的建设成色几何,群众的切身体验最有说服力。而就医体验的关键所在,便是能否在“家门口”就看好病。以往,龙湖区新溪、外砂、下蓬等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有限,群众一有大病总要前往综合医院就诊。龙湖区利用医共体集团人员管理统一的优势,整合编制管理,实现人才内部流动,一方面持续推进医共体总医院专家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一方面推进卫生院医护人员轮流到医共体总医院跟班进修,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改变基层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
医生下沉基层,直接到居民“家门口”坐诊。
“这是一个双向流动、扬长补短的过程,我们的优势专科技术力量下沉到基层卫生院为病人手术,群众就再也不用跑远路看病了!”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黄裕平介绍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外砂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谢伯(化名),因股骨头坏死卧床多年,因路途奔波不愿到市区综合医院就诊。龙湖医共体成立后,医共体总医院常年指派各支强势专科的专家团队轮流下沉到各卫生院,直接在外砂社区基院为谢伯手术,换掉股骨头,不出一周时间谢伯即能下地活动。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黄裕平介绍,以前各家分院都未能开展消化内科电子肠胃镜技术,在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强势专科消化内科的带动下,目前各家分院都能开展电子肠胃镜手术,让群众享受到与总院同质化的手术服务。
实际上,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水平,除了促进人才资源在龙湖区内流动,龙湖区还注重引入“活水”。朱建宏介绍,龙湖区建立健全了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临床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本(专)科学历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计划,加强自主招聘力度,聘用一批基层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更好地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软硬件升级
看病就医更便利舒适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打造,硬件设施是重要的支撑。
在新溪社区医院,住院大楼病房修缮工程正开足马力。总投资8176万元的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等改建配套工程,将对急诊、门诊、住院、医技、药剂、保障系统、行政管理、生活用房等进行全方位提升,医院改造完成后将加挂龙湖区中医院,设置床位100张,能较好满足新溪片区的基层群众需求。
这正是龙湖区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区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一期)已完工,龙湖区中医院、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二期)建设、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改建、外砂社区医院和下蓬医院改造提升等5个医疗卫生专项也正抓紧建设中。硬件建设的提升,让群众“家门口”就医体验更加舒适。
而在就医体验层面,龙湖区则通过信息化建设,让群众的就医体验多一分便利。据介绍,龙湖已建立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等集约式区域共享中心,对医共体内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推动“基层检查、基层收费、上级诊断”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检验、检查报告区域互认。
“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在社区医院交费拍X光片后,影像数据将通过网络传输回医共体总医院,由总医院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生实时给出阅片结果,效率与总医院专家直接在社区医院坐诊无异,群众只需在社区医院稍等片刻即可拿到影像结果。
此外,龙湖区还推进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共计规范化建设公建民营卫生站23个,由外砂、新溪两家社区医院按照辖区范围对其建设、人员、业务指导和绩效考核等实施管理。依托社区医院和村卫生站,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深入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督促和指导家庭医生落实好签约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便捷、连续、综合的家庭式健康管理服务,做好基层群众的健康“守门员”。
“一盘棋”推进
医疗资源互通互享“六统一”
“全区医疗‘一盘棋’,统筹协调好各级各单位,才能更好地为群众的‘家门口’就医提供坚实保障。”朱建宏介绍,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龙湖区就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主任、区长任第一副主任,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协同联动的管理委员会。从顶层设计的层面,以“一盘棋”理念为医共体发展把舵、掌向、助力。在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调配、医疗业务质量管理、健康服务管理、资源信息互通互享等“六统一”,为群众“家门口”的“医”靠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介绍,接下来,龙湖区将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资金保障,指导建立医共体内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促进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运转取得实质成效;促进优质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分院临床带教,加强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参与日常门诊、病区查房、病例讨论、会诊、手术等工作,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水平,推进医疗质量同质化;推动医共体成员单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设,做实街道村(社区)一体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更加优质高效连续的综合一体化贯通三级服务网络。
针对家庭医生这一基层医疗卫生的“最下沉”一环,龙湖区还将力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防融合工作相结合。据介绍,除了上门入户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卧床患者等提供入户免费体检、健康评估、护理指导、用药指导等服务外,龙湖区还将不断健全完善医疗工作体系,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以重点人群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医防融合服务工作,持续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帮助群众做好健康管理。
“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朱建宏表示,龙湖区将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投入保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持续纵深推进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建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