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话题词
自媒体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
频频冲上热搜
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视频截图。
据统计
在大英博物馆里
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
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
从商周的青铜器
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
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
这些漂泊海外的中国文物
大多都是战争期间
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
甚至直接劫掠或盗取得来的
这些文物都刻满了英国殖民掠夺痕迹
有网友评论称
“没有中国人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这些中国文物
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史
也让我们回忆起鸦片战争血泪史
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的大无畏精神
今天我们一同回望抗英禁烟英雄故事感悟先辈的精神汲取勇毅前行力量
血泪激战淇澳风云
抗英禁烟精神永存
1833年,英国人试图在广东沿海建立鸦片贩卖基地,并滋扰当地居民。被鸦片贩子欺侮的珠海淇澳村民忍无可忍,自发组织起来抗击侵略者,最终以英国鸦片贩子投降,并赔款3000两白银宣告保卫战胜利结束。
淇澳抗英禁烟胜利广场
淇澳抗英禁烟保卫战发生在“虎门销烟”前几年,是我国民众自发抗英抗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为纪念先人抗英禁烟壮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珠海市以当年淇澳村民抗英古炮台和白石街两处古迹为基础,重新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教育基地+主题文化公园+历史古迹+红色景点”为一体的禁毒品牌宣传阵地——淇澳抗英禁烟胜利广场,让爱国主义教育和毒品预防教育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禁毒宣传实效。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1850年),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是近代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反抗殖民侵略斗争中涌现的伟大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耀眼丰碑。
虎门销烟场景
1839年,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禁烟事。依靠过人的政治能力和清廉刚正的官德操守,林则徐应对内外反动势力软硬兼施的种种手段,始终立场坚定、志在必行:“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掷地有声的表态,给不法商人和侵略势力以巨大震慑。最终,1839年6月,由林则徐亲自主持,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近2万箱、总重230余万斤的鸦片全数公开销毁,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的伟大胜利。
东莞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内的林则徐雕塑
在禁烟的过程中,林则徐对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图谋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一面主持禁烟,一面积极备战,修炮台,练水勇,严密布防,多次挫败英军挑衅。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后,他更是粉碎了英军进攻广州的图谋,书写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抗侵略的英雄篇章。
禁烟抗英血洒虎门
四百将士无一人生还
关天培,江苏淮安人,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
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关天培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准备抵御侵略。
虎门之战中,关天培血战疆场
1840年7月,英国乘机扩大侵略,武装进犯。关天培身先士卒,屡次打败英军。
鸦片战争爆发后,1840年12月,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关天培坐镇虎门,仅剩数百名将士随其坚守要塞。他多次向两广总督请援,最终只有时任两广总督琦善遣兵二百进行敷衍。1841年2月26日,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年逾六旬的关天培亲自指挥,负伤十余处还亲自开炮还击敌军。最后,由于寡不敌众,关天培和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
临危不惧
杨愈将痛击侵略者
在鸦片战争中,有一位抗英将领,叫杨愈将,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肖溪村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杨愈将被任命为虎门要塞沙角炮台营把总。由于任职时常微服查访茶楼烟馆、禁毒缉毒,英国人对他恨之入骨。1840年1月英国为报复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禁毒,从水陆两路攻击虎门要塞,并扬言要活捉杨愈将。但杨愈将临危不惧、率兵给予英国侵略者迎头痛击。该场战斗导致著名爱国将领陈连升等9名将领阵亡,杨愈将等35名将领受伤,700余名士兵伤亡。
近年来,清远大力弘扬杨愈将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索与发挥连山当地民族特色优势,将抗英将领禁毒英雄杨愈将的故居打造成一个既蕴含历史意义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禁毒教育基地。
百年风雨洗礼
抗英先辈们的战斗精神永不磨灭
战争和鸦片带给中华民族的痛苦
仍记忆犹新
惟愿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也希望“家国永安”
历史不会重演
来源:央视新闻、学习时报、鸦片战争博物馆、珠海禁毒、清远禁毒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