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正余弦
一个响亮的耳光,“地铁判官”驾到。
近日,一段地铁上占座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站在旁边的小伙突然动手打人,引发混乱。
许多网友称其为“地铁判官”,甚至将他捧成“正义的化身”,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小伙的行为反常,翻出其账号发现言论有暴力倾向。有传言称,小伙存在精神障碍。
网友自制解说图。
警方最新回应称,小伙是否有精神问题不便透露,双方已和解,认为这是一起普通的纠纷。
舆论评判不应止于戏说暴力。一个耳光打下去,固然打出了网友幻想中的“一口气”,但也打偏了许多人的关注点。
面对占座霸座等不文明行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生活中却常见一群人的道德筹码加在一起,都没有另一边霸座者的唾沫星子重。
久而久之,很多人把这杆秤藏了起来——冷眼旁观或是自认倒霉。
但伸张正义同样不能走极端,靠拳头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制造麻烦。从视频中其他乘客的反应来看,大多不赞成小伙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巴掌下去,当事人离场,无人继续关心霸座的是非,即使有人想讲句公道话也不敢露头。
把规矩立好,把道理讲到人心里去,才能填上文明的洼地,应对一系列的冲突。一方面,鼓励更多人采用正确方式“挺身而出”,向蛮不讲理者施压,另一方面,地铁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力量还需“及时到场”,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
找回公平正义的尺度,而非抄起“铁秤杆”乱挥,维护公共秩序仍需以理服人。面对此类不文明事件,解决问题不能靠一个人的“审判”,而是需要听到共同的声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