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怎样为孩子挑选合适零食?专家来支招

南方+ 记者

对于小朋友来说,零食跟玩具一样,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学期开始后,孩子们没法像暑期里一样随时随地拥有零食,更加容易被学校周边小商小贩售卖的零食所诱惑。再加上孩子缺乏辨别食品标签的能力,往往容易“踩坑”。

那么,孩子能否拥有零食?家长可以怎样辨别食品的健康、营养、安全,科学地为孩子挑选合适零食?近日,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汕头市健康教育所副主任药师黄振伟做客南方+,为家长支招。

儿童吃零食是必要的,需满足这两个要求

“孩子们吃零食要满足两个要求——味道好吃和健康安全!”黄振伟介绍,一般情况下,把非正餐的食物称做零食。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三餐之间容易饿,所以儿童吃零食是必要的。合适的零食不仅可以饱腹,还能补充正餐样式单一造成的营养缺乏。

黄振伟提醒,如果一味地拒绝给孩子吃零食可能让孩子不开心,但是一味放纵孩子吃零食,也容易造成孩子胃口差,不爱吃饭。因此,建议家长可以适当为孩子准备一些好吃、营养健康的零食,那么家长可以怎样为孩子的零食把关呢?“辣条、烤串、薯片、可乐……这些孩子喜好的零食,可不一定符合儿童食品健康安全规范!”黄振伟提醒,孩子的零食品种繁多,可以按照“绿榜食物”“黄榜食物”“红榜食物”的规则进行挑选。

据介绍,绿榜食物代表可以正常摄入。绿榜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棒、豆制品、豆腐干、水果及干果、蔬菜汁、牛肉干、鱿鱼丝、煮蛋、茶叶蛋、全麦面包、玉米、红豆汤、八宝粥、海苔等,这是孩子合适吃的零食,但应注意的是,每天吃的量也不宜太多,适当给孩子解解馋就好。黄榜食物表示限制摄入。黄榜食物包括苏打饼干、坚果类、蜜饯类、冰激凌等。这些食品多为孩子偏爱的零食,不应每天都吃,要控制摄入量,建议每周只吃一次,不应摄入过多。红榜食物提醒应该回避摄入。红榜食物包括黄油、炼乳、炸薯条、炸薯片、辣条、烤肠、烤串、巧克力饼干、曲奇、碳酸饮料、奶糖、水果糖、汉堡、炸鸡、热狗和含反式脂肪酸的奶茶及甜点等,这些都拥有高热量。不建议儿童作为零食摄入,如果要吃的话,建议应该少吃。

“应该注意的是,零食毕竟不是主食,孩子胃口又小,吃多了会影响正常食欲。”黄振伟提醒,零食不要零吃,可以在课间操或下午上学前等时段定时投喂。否则孩子饮食没有规律,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地,应避免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孩子既不知食味,还无法控制吃量。

哪些零食是垃圾食品?它们有什么危害

日常生活中,垃圾食品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么它是指哪些食品呢?黄振伟介绍,垃圾食品通常是指焦煳、高油、高盐、高糖的食品,它们往往提供超过人体需要的热量,容易使人发胖,还因营养素不全容易使人营养不足。常见的垃圾食品有: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等。它们中的大多数,正是上面提到的红榜食物、黄榜食物。

据介绍,儿童长时间食用垃圾食品容易生病。油炸类食品内含有较多的油脂和氧化物质,过多食用会导致肥胖,出现高血脂、冠心病等。经常饮食冷冻甜品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而经常吃腌制食品,则容易因其盐分浓度过高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影响,发生溃疡及胃肠炎症的概率较高。此外,方便面等方便类食品是低矿物质、高脂、高盐食物,长时间进食会对心血管造成负面影响、加重肾的负荷,方便面内的防腐剂和香精也会对肝脏会造成影响。特别地,烧烤食材在明火高温烧烤过程会产生致癌物质,多吃无益。

黄振伟提醒,儿童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善,长时间食用垃圾食品,会增加肝脏代谢压力,使毒素不能够完全排出,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同时,垃圾食品中含有的过量脂肪和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也容易导致儿童出现身体肥胖、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等,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此外,过量食用垃圾食品还可能会导致体内营养物质缺乏、诱发胃部疾病等不良后果。

他建议,家长应培养孩子合理膳食结构、均衡搭配营养的理念,减少食用高油、高盐的垃圾食品,选择苹果、鸡蛋以及牛奶等绿榜食物,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龙湖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