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风雨战一线!防御台风“海葵”,驻村第一书记撑起“安全伞”

南方+ 记者

台风期间,边远山区村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牵动人心。

转移群众、排查隐患、救援前置、物资保障……在汕头全市上下全面进入台风防御“战时”状态时,驻后安村第一书记余汉明一刻也没闲着。台风“海葵”来临前,他迅速调整工作重心,组建一支“驻村巡逻队”,对村内危房及低洼易涝风险地区巡查排险,清除堆积在河道内的树木、杂物等,全力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安村是潮南区胪岗镇的边远小山村,海拔220米,现有409户2240人。防台风期间,记者跟随余汉明来到村里了解到,“驻村巡逻队”一共5人,由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员干部组成,台风来临前,巡逻队立即分组对低洼易涝风险地区,特别是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等进行排查,劝导他们前往避难场所或亲友家暂住,共安全转移群众4户11人。与此同时,加强对危房、老旧围墙、挡土墙等排查工作,敲门入户及时发布告知强降雨提醒。

在后安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对面的理事会大楼二楼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这里卫生整洁,草席、被子、烧水壶、方便面、面包、矿泉水、手电筒等应急物资一应俱全。一名转移群众告诉记者,每到台风雨要来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村党员干部都会及时把他们转移到安置点,并为他们提供食宿保障,让他们觉得放心和温暖。

余汉明与村干部到村里溪流开展疏浚河道工作,保障溪流行洪通畅。

余汉明与村干部到村里溪流开展疏浚河道工作,保障溪流行洪通畅。

每次防台风期间,疏浚河道是余汉明的“必修课”。他听村里老人讲过,2016年6月有过一场持续性强降雨,其间,大量垃圾杂物被冲刷进后安大溪,导致大溪水位不断上涨,溪水漫过村道,许多村民家里受淹。2021年驻村以来,余汉明就把“疏浚河道,畅通行洪”记在心上,并动员村干部多到溪边巡查,一旦发现垃圾杂物堵塞河道的现象立即上报,必要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下水处理,确保溪流行洪通畅。

防台风期间,“驻村巡逻队”加强危房、老旧围墙、挡土墙等排查工作。

防台风期间,“驻村巡逻队”加强危房、老旧围墙、挡土墙等排查工作。

在防台风过程中,“驻村巡逻队”强化值班值守,加密巡护巡查,驻村第一书记、每一位村干部都持续战斗24小时以上,终于可以歇下来的时候,他们已是疲惫不堪,甚至趴在桌子上、坐在椅子上就能立即睡着。在一番小休整过后,余汉明继续带领村党员干部到村里危险地段开展隐患排查。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龙湖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