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
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今天05时20分在福建省东山县沿海登陆后,又于06时45分前后在广东省饶平县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
预计台风“海葵”
将以10到15公里的时速
向偏西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减弱。
台风登陆不等于危险解除,
台风“海葵”对广东的风雨影响
仍将持续。
“海葵”将继续给
华南沿海带来狂风暴雨
“在‘海葵’穿过台湾岛后的卫星云图上看,
其中心区域已有所松散,
但整体螺旋云系结构还是比较完整,
风雨持续影响福建、广东一带。”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表示,
“海葵”在台风里属于慢性子,
这是由于引导气流弱,
“海葵”移动速度缓慢,
容易给广东、福建等地
造成长时间风雨影响、且累计雨量大,
局地可能出现极端降雨。
台风“海葵”虽然穿越台湾后实力大减,
但它带来的风雨不容小觑。
今明两天,
“海葵”将继续给华南沿海
带来狂风暴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福建、广东中东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等强降雨持续,其中福建东部、广东东部沿海局地将遭遇特大暴雨。此外,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台湾岛沿海、福建沿海、广东东部沿海、浙江南部沿海等地还需警惕大风,阵风可达9~10级。
广州方面,
预计5日依然适宜晾晒,
而随着“海葵”靠近,
6日起风雨渐趋明显,
其中6日下半夜到7日白天
是降水影响最明显时段。
具体预报如下:
“海葵”前身
是被除名的“龙王”
“海葵”这个名字你可能陌生
但“龙王”的威名你一定听过
“海葵”前世正是“龙王”
因破坏力巨大而被除名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
“海葵”这一名字是中国起的,但并不是台风命名表的原生名,是“龙王”的替代。算上前世“龙王”,三生三世的“海葵”,都与我国有着数不清的纠葛。
2005年的超强台风“龙王”是典型的秋季台风,生成于9月底,并于国庆节假期,先以超强台风强度登陆台湾,再以台风强度登陆福建,给台湾、福建带来严重影响,并导致近百名人员伤亡,于次年被除名,“海葵”一名取而代之。
2012年“海葵”一世登陆浙江象山,中央气象台当时也发布了台风红色预警,中国气象局首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一级应急响应。浙江宁波受灾严重,出现特大暴雨。2017年“海葵”二世比较“乖巧”,虽然也不远万里跋涉回了南海,但并未登陆我国,仅给海南南部带来了一些风雨影响。
而“海葵”三世,其路径与“龙王”相似,强度略偏弱,大家一定做好防御台风的措施。
相似台风回顾
据@广州天气,以下一些资料让大家对“海葵”有更直观的印象:
●2006年7月的“碧利斯”:同样是先经过了台湾岛,而“碧利斯”以强热带风暴级在福建登陆,随后西行,给广州市带来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虽然相比“海葵”,它的位置距离广州较远,但依然对广州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
●2010年9月的“凡亚比”:同样是先经过了台湾岛,而“凡亚比”过岛后仍保持台风级,随后在福建再次登陆时中心风力仍有12级,受其环流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9月20-24日广州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
●2019年8月的“白鹿”:同样是先经过了台湾岛,而“白鹿”以热带风暴级在福建登陆,受其外围环流影响,8月24-26日我市出现持续性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并伴随6~7级、局地8级以上的大风。综合考虑台风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本次过程综合影响等级预估为较重至严重,需注意防范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防范大风、强对流天气,因此大家还是要提高警惕。
虽然“海葵”已经登陆,
但并不等于危险解除。
相关海域航行船舶需尽快避开台风影响区域,海上作业人员及时撤离,沿海居民密切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防范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类次生灾害。
一风未平,一风又起
为何今年台风“扎堆”?
不少网友调侃
近期台风“组团”而来,
“一风未平、一风又起”,
对此,
福建省气候中心博士苏同华表示,
这与全球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前东太平洋已经形成一个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在此背景下,副高会略偏强。而且每到8月份和9月初,副高移到较北的位置,此时,其南部较强的偏西季风气流与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形成辐合带,辐合的气流为台风的群发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加上今年西北太平洋海温较高,利于台风获得充足的能量。除厄尔尼诺外,台风的群发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南半球环流也有密切的关系。
苏同华还指出,在未来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台风的强度可能会增强,但是频数可能会略少,路径一般更倾向于向东北方向,不过今年由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导致副高较强,台风西行的现象更多一些。
【来源 广州日报综合@广东天气、@广州天气、@中国天气、@中央气象台、福州晚报、福建省气象台、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编辑 黄文浩】
【审核 段丁、木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