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挖掘各镇街(园区)“潮流东莞”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成效,赋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公共文化新范式、新场景、新业态,推动形成时代潮流汇聚、原创潮流生长、潮流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格局,8月至9月,文化莞家推出“潮流东莞 分馆在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第五期 高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双万”东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起步之年。高埗分馆聚焦文化强市、文化强镇建设,立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潮生活”“潮文旅”“潮非遗”文化活动品牌,致力打造文化潮流地,擦亮“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名片。
现阶段大盘点
01 潮生活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四季·高埗”
文化品牌升级提质
今年,高埗分馆深化策划打造“四季·高埗”文化品牌2.0版本,结合高埗文化资源及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以组建不同艺术领域模块为展现手法,分别打造“文旅体验季”“音乐舞蹈季”“青少年艺术季”“戏剧曲艺季”四季文化主题活动。
铸响文化品牌,“四季·高埗”盛大开幕。4月8日晚,“四季·高埗”2023年高埗镇文化品质提升系列活动在高埗江滨广场璀璨的灯光秀中正式拉开帷幕,全年推出共37大项600多场次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汇聚现代潮流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高品质、多层次、沉浸式的文化盛宴。
启动仪式上,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音乐会以脍炙人口的潮流经典歌曲,唱出属于高埗的青春之声,为“四季·高埗”营造活力、休闲、惬意、潮流的氛围。唯美陶瓷博物馆的陶艺体验、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的围炉煮茶、成铭热熔胶博物馆的粘花体验等活动更把博物馆的雅趣带到了现场,文化空间赋能“四季·高埗”品牌,让市民真正走进文博,体验文博。
现场还汇集高埗水乡美食的小集市,非遗、饮食文化与潮流元素在此碰撞出新的活力。还有精美的“乐游高埗”高埗元素明信片及文创产品发布,玩转创新创意元素。氛围感十足的文化盛宴,涵盖了“四季·高埗”全年主流服务项目,率先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潮流文化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和高层次人才关注高埗潮流文化建设。
赋能潮玩生活,公共文化服务遍地开花。截至上半年,举办文旅体验类活动包括新春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带你玩转博物馆”线上游、博物馆进校园、“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畅享文化年”系列活动和主题展览等线下活动39场,参与人数约2.5万人次。
开展音乐舞蹈类活动包括含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演出、仲夏夜舞会、合唱舞蹈兴趣培训等演出活动14场,受惠群众2.2万人次,大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培育本土文化艺术新力军。
在文化艺术推广和公益培训方面,以2022年度省、市文化馆优秀案例“高艺学堂”项目为支撑,举办青少年艺术类活动包括曲艺进校园、全民艺术普及、市民艺术大讲堂、“高艺学堂”暑期夏令营、“高艺学堂”青少年研学游等公益培训184场,受惠群众8430人次。搭建青少年才艺展示平台,举办“筑梦青春‘艺’路同行”高埗镇首届青少年才艺大赛,吸进了近900名青少年选手参加,并成功举办“花儿向阳开”少儿专题文艺晚会。
02 潮文旅
盘活文博文旅资源
创新潮玩高埗玩法
启动“乐游高埗”潮玩打卡之旅。“乐游高埗”作为 “四季·高埗”潮玩文化之旅的首发活动,是高埗镇宣传、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和各博物馆、博览园等共享文化空间之力,全新推出的市民潮玩活动,并于4月份正式启动。
活动选取了风景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高埗特色文博文旅景点,特别推出了“乐游高埗”打卡明信片。参与的市民在游玩赏景的同时,可携带“乐游高埗”集章卡在制定文博文旅拍照打卡集章,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或抖音(任选一个平台)并带上话题#乐游高埗尽享文化之美#,即可有机会抽取平板电脑、潮玩电子产品、文创礼包等礼品。
定制人文特色精品旅游路线。5月份,全线开通了精心定制的高埗镇社会历史发展特色精品旅游路线,含2个国家AAA级景区及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唤醒人们的“东莞记忆”“高埗记忆”,让市民群众重温革命史迹,见证改革开放进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在缅怀历史中传承奋斗精神,鼓舞斗志,在发扬传统中砥砺责任担当。
打造高埗文博潮玩美食平台。联合唯美陶瓷博物馆、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昌兴存茶、双层养普、九八七酒业、成铭热熔胶有限公司等共享文化空间、博物馆、博览园,拍摄制作“带你玩转博物馆”“舌尖上的高埗美食”系列线上潮玩视频,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广大市民轻松了解高埗各文旅文博点的潮玩攻略,并于6月份起陆续线上推出。
推动文旅+研学深度融合发展。开展2023年“高艺学堂”青少年艺术夏令营文旅暑期研学游。以高埗镇极具潮流元素和本土特色的文旅文博机构为研学对象,充分挖掘利用高埗的乡村历史记忆、乡村振兴成果定制了多项潮玩体验和游览项目。进一步拓宽广大青少年视野,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品味高埗镇美丽乡村建设和“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带来的新时代城乡建设成果。
03 潮非遗
多元化激发非遗活力
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高埗镇现有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冼沙鱼丸、保安围扣肉、腊猪头皮三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高埗镇围绕系列特色非遗主题,结合时令节气,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启动,面向青少年、亲子及广大市民群体,举办“非遗进校园”“非遗乡村行”“非遗墟市”“非遗技艺传承”等系列活动。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高埗镇作为“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分会场,精心策划了多项非遗沉浸式体验活动,开启了2023年高埗镇非遗潮玩之旅。当天,通过“高艺学堂”培训邀请高埗镇四项非遗技艺传承人到各村开展非遗技艺公益培训。组织唯美陶瓷博物馆、昌兴存茶、乐人谷茶文化博物馆陶艺制作、茶文化系列讲座、茯砖茶精品展等活动。
开展“非遗生活节之我家市集”活动,组织非遗项目和本镇热心商家共20个摊位在现场设点展销,为市民献上一场高埗非遗美食盛宴。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现场开展了非遗亲子体验热闹开课。
全民推广,举办“高埗非遗乡村行”。组织高埗镇矮仔肠、腊猪头皮、冼沙鱼丸、保安围扣肉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全镇18个村,走进群众,为各村村民们详细介绍各项高埗非遗技艺的历史与文化,演示、教学非遗美食制作,受惠人次近5000人次,让非遗真正回归到群众之中。
老技新传,推动趣味非遗进校园。采用非遗展演、非遗课堂等多种形式,组织高埗镇四项特色非遗项目传承人到镇中心、东联、西联、冼沙等小学,开展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师生、家长与高埗镇特色非遗零距离接触,从非遗技艺的起源开始,详细讲解非遗的丰富内涵及制作工艺流程,并带领大家亲手体验。
力保力护,加强非遗文博扶持发展。协助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补助经费,指导、协调矮仔祥(广东)食品有限公司筹建东莞市矮仔祥腊味博物馆,目前建设设计方案已确定,正在征集传统腊味制作工具等物品,建设工程预计今年完工。
潮玩体验,定向规划特色非遗旅游专线。为让广大群众更加主动走进非遗,探索非遗,今年,高埗分馆联合宣传旅游部门,定向制定特色非遗旅游路线。该线路包含高埗镇冼沙鱼丸、矮仔肠腊肠、腊猪头皮3个非遗项目、3条特色精品村及农田风光。广大市民在乡村游览中踏青观光的同时,可在高埗镇特色非遗美食的起源地体验和品尝到地道的本土非遗传统文化与美食。
高埗,作为莞邑水乡的特色城镇,有着丰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为切实保护和传承本土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今年,高埗镇大胆创新,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基础上,赋以潮流展现方式和传播手段,实现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新生代以最潮流的方式继续开枝散叶。
弘扬特色传统年俗文化。开展“卯祝”新时代”2023年高埗镇新春文化系列活动。高埗镇“幸福春联送万家”活动、新春美术作品展、优秀文化艺术精品线上展映、年俗文化云端行、春节狮子大巡游、新春游园、元宵喜乐会等10项新春文化系列活动,总受惠人次达37453人。
特别是“年俗文化云端行”邀请镇内专业民俗从业人员拍摄制作的本土年俗“送灶君”“摆台头”视频,向当代群众详细介绍了“送灶君”和农历新年设供案祈福文化的历史渊源、时代变迁和人文意义。“醒狮大巡游”活动重新沿袭古老的“鞭炮绕境巡安”形式深入镇内大街小巷,吸引了大批群众队伍随行参与。
元夜良宵,高埗镇歌舞升平,高埗广场游人如织,“欢乐莞 闹元宵”2023年高埗镇元宵潮玩喜乐会盛大启动。灯谜、游园、元宵DIY、火柴盒音乐会、喜乐拍等迎来了广大市民的纵情“热闹”。塘厦村锣鼓喧天,放鞭炮,吃灯酒闹元宵,家家户户敲锣打镲“送灯头”,到处洋溢着元宵的欢乐和吉祥。
打造“龙舟文化节活动周”品牌。今年,高埗镇举办“2023年高埗镇龙舟锦标赛”,为充分展示高埗水乡特色龙舟文化魅力,高埗分馆特在龙舟文化节期间策划“龙舟文化节活动周”系列活动。
深入挖掘公共文化空间资源,调动镇村文化文艺团队,引导社会力量充实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历时一周时间,共举办包括“起舞东江”仲夏夜舞会、东江之夜游龙活动、龙舟故事分享、龙舟文化体验(粽子制作、陶艺体验、龙舟拼图、“扒旱龙”等)系列活动共15大项,参与人数约12.5万人。
延续农事时令文化传播。拍摄制作传统廿四节气专题视频,让现代市民群众,特别年轻一辈重新认识中华传统的时令节气意义和流变规律。举办“留驻时光”2023年高埗镇农耕生活文化展,展出旧时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具近40件,包括床锹、牛押、连周磨、水车、禾草耙、谷簸等在农事生产和农民生活中运用到的各类工具,一展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激发传统民俗文化焕发活力。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大部分本土传统民俗文化和活动已被遗忘。为全力保留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之根,高埗分馆早于2022年,深入民间挖掘本土传统民俗活动,精心拍摄制作扫尘、传统新年美食、办年货、贴春联、“卖懒”“花灯”等新春年俗文化、忆·端午、 “拜七姐” “送中秋”等专题传统文化宣传视频,共获得了近11万浏览量。让全镇市民享受和回味了最接近原始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下一步工作重点
接下来,高埗分馆将继续以文化强市、文化强镇建设目标为工作重点,以“潮流东莞”建设为导向,坚持“思想引领+文化供给”,推进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向好发展。
01 推动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镇图书馆新馆建设项、城市阅读驿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东莞市精品特色村文化示范点等项目推进。
02 不断丰富文化品牌内涵
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开展“四季·高埗”文旅品牌系列活动,持续“潮化”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进一步发光发热。
03 繁荣文化艺术创作
进一步优化、细化镇文艺创作奖励措施,提高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诗歌、摄影、文学类等文艺精品创作量;鼓励文艺人才创作作品参加省、市等赛事。
04 加强非遗传承保护
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发展指导工作,组织开展好2023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工作;深入做好本土特色文化挖掘,搜集塘厦结灯民俗、冼沙大康团等民间特色文化资料,对条件成熟的及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