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南粤大地,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在为学、为事、为人等方面,潜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们喜爱敬爱的“大先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当好筑梦人,争做大先生”系列报道,讲述不同岗位上优秀人民教师的教书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虽然刚开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广轻工”)教授龚盛昭早已忙碌了起来。最近,他和同事们正在为学校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申报职业本科做准备,除了整理汇报材料,还要走访合作企业,完善协同育人体系。
扎根职业教育27年,龚盛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从无到有”创办了国家级高水平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探索形成科教融汇育人模式,培养出100多位企业家、600余位企业高管和创新工程师。凭借突出表现,他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白手起家”把专业办成全国第一
大学毕业后,龚盛昭进入广州味精食品厂,成为一名技术员。1996年,怀着对教育的热爱,龚盛昭调到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广轻工前身)工作,负责创办精细化工技术专业。
当时,专业已经招生,但办学方向不明确,没有教材,没有设备。“我喜欢做有挑战的事。”面对困难,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让龚盛昭产生了“想尽一切办法把专业办好,把学生培养好”的信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龚盛昭。
如何才能把专业办好?龚盛昭决定从调研开始。
1996年夏天,龚盛昭前往佛山一家知名化妆品企业拜访。由于交通不便,龚盛昭倒了好几次车,才到佛山,下车后问了很多人、走了很多路,才汗流浃背找到公司。
那时,通信不畅,很难提前联系到企业,龚盛昭只能拿着学校开的介绍信,直接上门拜访。
“没有预约不让进。”到了企业门口,保安拦下了龚盛昭。“我只得卖惨,请保安大哥帮帮忙,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才放我进去。”龚盛昭回忆道。
就这样,龚盛昭带着团队,用了一年时间调研了珠三角50多家精细化工企业。在一次次调研中,团队逐渐摸清了行业特点,明确了专业办学方向。
“办专业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而要根据行业特点,打造‘小而精’,让学生接受的训练更有针对性。”结合调研收获,龚盛昭将办学方向聚焦到日用化工和涂料油墨上。他积极推动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邀请行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让龚盛昭感到欣慰的是,经过持续努力,广轻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群于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鼓励学生投身科研,培养一批工程师
刚到学校任教时,龚盛昭就担任了班主任。课余时间,龚盛昭总是与学生待在一起,和他们一起踢球、谈心,还邀请学生到家里一起做饭。渐渐地,他成为学生眼中无话不谈的“昭哥”。
龚盛昭有个学生小肖,沉迷游戏,无心向学,惹了不少事,不少老师都拿这个学生没有办法。
“我坚信他本质并不坏,只是缺乏关心,加上年纪小,导致逆反心理而已。”龚盛昭开始主动接触这个学生,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认真学习,还帮他补课。在老师的关心下,小肖开始用功读书。
毕业后,小肖创办了一家知名的化工企业。有一次,回学校参加校友活动时,他深情地向龚盛昭鞠了一躬,动情地说:“没有老师您的教导,就没有我的今天!”
龚盛昭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设备。
升格为高职院校后,来广轻工就读的学生,有不少是高考没考好的,意志比较消沉,觉得在职校读书没前途。龚盛昭精心组织校友回校交流活动,邀请优秀校友“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只要努力拼搏,同样能够成功。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龚盛昭将科研项目融入课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项目的研发过程,自主完成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评审、方案实施、实训总结、成绩评定(成果验收)等整个研发流程,并在研发中不断地试错和迭代方案。
龚盛昭还选拔学生进入科研课题组,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在科研实战训练中提升双创能力。
来自湛江徐闻的学生小李,一听说龚盛昭要招学生做科研,第一个报名加入了科研小组。由于得到了良好科研训练,一毕业,小李就被一家化妆品企业聘为研发工程师。工作6年后,看好手工皂市场的前景,小李开始创业。如今,他已经成为了我国手工皂行业的佼佼者。
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倾心付出。让龚盛昭颇为自豪的是,他培养的学生中,有100多名成长为企业家,600余名成为企业高管和创新工程师。
“看到学生找到好工作,是我最开心的事情。”龚盛昭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成果。”
做好“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要将学生培养好,需要一支卓越的专业教师团队。”龚盛昭深知,做好“传帮带”的重要性,“要用好年轻人,年轻人才是未来。”
青年教师入职时,龚盛昭不忘给他们上“第一节课”,分享从教以来的心得。他还带领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提供技术服务。
“龚老师老同志了,都那么拼命,我们年轻人怎么好意思不干呢?”在龚盛昭的带动下,团队教师都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觉追求。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龚盛昭。
2018年3月,团队接到一项任务,学校要承办全国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6月前要完成比赛,具体由龚盛昭的团队负责。然而,当时学校并没有承办这个赛项的场地和设备。
“要想在3个月内建成一个国赛基地,并组织好比赛,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团队没有打退堂鼓。经过日夜奋战,团队成功将简陋的停车场改造成了符合要求的比赛场地,办出了一场精彩的国赛。“这一仗,我们打得漂亮,极大地提升了士气。”龚盛昭说。
付出终有收获。团队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把教师当作事业,勤快诚恳地对待教书育人这件事,注重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均衡发展。”这是龚盛昭常跟青年教师说的几句话,既是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是提醒自己不忘信念,持续奋斗。“接下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办成职业本科,为行业树立标杆。”
南方+记者 汪祥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