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新夜态”点亮佛山消费新业态

南方+ 记者

当夜幕降临,制造业大市佛山的另一面开始“苏醒”。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佛山渔人码头的人流开始涌动,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晚上8时,长鹿旅游休博园,几千名游客正在园内欢乐巡游;凌晨3时,夜幕深沉,佛山创意产业园,仍有近200家商家开门营业,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此狂欢……

长鹿旅游休博园,几千名游客正在园内欢乐巡游。景区供图

长鹿旅游休博园,几千名游客正在园内欢乐巡游。景区供图

夜间升腾的烟火气,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活力,更蕴藏着一片消费“新蓝海”。

此前,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生在城市夜间的消费占比已经达到60%。

佛山也不例外。连日来,叠加暑期客流,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本地市民一道,推动佛山夜经济不断升温。今年,有多个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显示,佛山的夜间经济繁荣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处于靠前位置。

持续高涨的夜间流量,能否撬动佛山消费的新支点?

制造业大市的“新夜态”

晚上8点多,佛山顺德的长鹿旅游休博园内人头攒动,甚是热闹。而在以前,下午5点左右园内就逐渐归于寂静。

这样的热闹场面持续了整个暑假。今年7月1日,为迎接暑期旅游旺季,长鹿旅游休博园延长园区开放时间,并创新推出“幻夜鹿城”沉浸式主题夜游项目。

“夜游活动一推出,非常受欢迎,夜间消费也被带动起来。”长鹿影视公司总经理冯洪萍介绍,“幻夜鹿城”上线至今,共接待游客16万人次,同比2019年人数增长1493%,营收金额增长1216%。抖音全网浏览量1亿,成为佛山当地现象级夜游项目。

长鹿旅游休博园的“幻夜鹿城”项目成为佛山当地现象级夜游项目。刘明 摄

长鹿旅游休博园的“幻夜鹿城”项目成为佛山当地现象级夜游项目。刘明 摄

点亮夜间经济“灯火”的,还有各种夜间演绎秀。

晚上10点,佛山创意产业园内依然灯火璀璨。几乎每个晚上,这里都有美食啤酒节、歌手驻唱、创意集市、主题巡游,并将传统的粤剧、舞狮、功夫融入街唱和体验活动等夜间业态中。据介绍,园区日均客流量达4.5万人次,夜间消费额和客流量占全天比重超60%。

今年7月,我国《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发布,明确要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

如今在佛山,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的夜游、夜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夜间消费“超长待机”。

这股夜间经济热度还在蔓延。夜市是夜间消费的重要场景,当夜市撞上体育,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8月以来的每个周末,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火热持续。球场内的激战如火如荼,场外的狂欢也蔓延到了佛山的大街小巷。

据不完全统计,佛山“西甲”开赛至今,仅赛场相邻的两个夜经济集聚区——1982创意街区·江边仓、三水啤酒广场,人流量超过20万人次,夜市摊主们的收入普遍增长50%以上。

在1982创意街区·江边仓,近60个摊位依序排开,卤味、烤肉、鸡蛋仔、炸串、柠檬茶、咖啡等美食饮品目不暇接,吆喝声此起彼伏。

“从下午5点到现在,我们已经卖了100多杯,是平时的两倍多。”8月5日晚上10点左右,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说。旁边的另一个小吃摊,当晚的销量也迎来摆摊两个多月来的“巅峰”时刻。

不远处的三水啤酒广场同样人气爆棚,平均每晚吸引2.3万人前来打卡,最高峰达3.5万人。万人瞩目的佛山“西甲”,成为撬动夜间经济的流量密码,为三水西南这个仅有32.75万人的小地方催生了新的消费活力。

佛山“西甲”赛事期间,三水啤酒广场夜市更显热闹。资料图

佛山“西甲”赛事期间,三水啤酒广场夜市更显热闹。资料图

除了佛山“西甲”,今年以来,佛山村(居)际男子篮球赛、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等“村BA”,以及佛山龙舟等,创造了一场场全民狂欢。

夜间消费和人气一样“狂飙”。如五一期间,千灯湖上演的叠滘夜光龙船漂移表演,吸引超20万人次打卡,客流同比上升400%,周边商圈销售额突破3亿元。

让消费“超长待机”

中国人对夜市有着天然的热爱,最早可溯源到汉朝,宋朝尤甚。苏东坡就被惠州夜市激发了诗情,留下了“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的诗句。

时至今日,中国人对夜市的喜爱,在疫情后更是达到一个巅峰。据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2023年最新调研数据,超过六成的受访者会在夜间外出活动或消费,其中超过10%的用户每天都会在夜间外出。

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承载着人们物质生活多元化的需求之余,更是一种促进消费的手段。

今年,从佛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到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历次市级会议都强调要扩大消费,并提出打造场景,提升夜间消费业态,繁荣夜间经济。

因而,今年以来,佛山不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在“食”与“购”的基础上,将夜秀、夜游、夜体、夜娱等多个场景串联,用多元化、一站式的沉浸体验吸引更多大众乐享其中,为激发消费活力“添柴加火”。

夜间流量有了,人们消费的DNA一动,夜间活力自然被快速唤醒。

佛山创意产业园各种夜间演绎秀点亮夜间经济。景区供图

佛山创意产业园各种夜间演绎秀点亮夜间经济。景区供图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夜经济还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要赛道。一座城市的夜经济发展水平,正在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实力、商业繁荣程度、居民生活品质等的重要标尺。

如何持续激发夜经济活力?参考答案已经出现。

在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中,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这些措施皆可落点于佛山的夜间经济之中,以点带面,持续激发活力。

“今年暑假,渔人码头人流量比平时增长了两倍。”广东渔人码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麦允添介绍,渔人码头通过举办网红光影展、JUMP匠咖啡节、城市浪漫计划等,延长消费链条和时间,使得夜市高峰期每日客流能突破3000人次。

今年暑假,渔人码头夜间人流量比平时增长了两倍。刘明 摄

今年暑假,渔人码头夜间人流量比平时增长了两倍。刘明 摄

他还透露,接下来,渔人码头将推出9月水果茶饮节、10月城市酵醒计划—面包节、11月JUMP匠咖啡节2.0、12月圣诞精灵造乐节等,丰富夜间消费供给,提高消费能级。

是经济命题,也是治理考题

以夜间经济带动消费繁荣,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更是一道城市治理考题。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的《向心城市》一书指出,“消费型城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天堂,而是城市各种服务业的综合品质。一个城市若能成为消费型城市,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若能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它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未来的城市更重要是“以生活留人”。

有专家提醒,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既要景区、商家、摊贩齐心协力,还要政府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瞄准人们的需求,使城市服务功能更加丰富、便利、多元。

这一点佛山早有行动。早在2019年,佛山就首次提出3年夜间经济计划。今年,为了营造良好夜生活环境,佛山出台针对性更强和力度更大的政策措施。

例如,加大专项财政支持夜间亮化建设,延长常规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最大限度放开零售业夜间、闲时外摆管制,合理设置限时、夜间停车等临时占用道路的机动车泊位等,保障夜间出行的便利性与市场的丰富性。

与此同时,佛山还加大力度建设夜经济载体,打造佛山创意产业园、千灯湖片区、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三大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让人们便捷体验“佛山夜生活”。

造“节”成为丰富城市服务功能的另一大关键词。今年,佛山创新打造了佛山夜间消费节、佛山88盛夏乐购狂欢节、佛山美食啤酒节、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佛山)户外运动季,并开展广东省2023年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主会场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推出红包补贴、超值券包等方式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带动消费持续升级,推动形成良好的夜间发展生态圈。

佛山夜色璀璨,尽显繁华。戴嘉信 摄

佛山夜色璀璨,尽显繁华。戴嘉信 摄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说,夜色下的广东,不仅有清风和明月,更有繁华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精彩夜游、时尚夜秀。

夜色璀璨,尽显繁华。眼下,众多业态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正在佛山夜幕之下多点开花,让这里夜烟火旺,人气聚,并让佛山在消费驱动的城市竞争中保持优势,从而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力。

南方+记者 刘明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